余海澄:港澳之別 香港政府有賀一誠的膽色嗎?

2020-03-26
余海澄
公營機構公共事務顧問
 
AAA

WhatsApp Image 2020-03-25 at 18.28.21.jpeg

抗疫戰進入新階段,因海外港人回歸,香港輸入個案大增,使香港出現第一波的社區爆發。(按: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解釋,香港過去每天的確診不高,其實一波爆發都沒有)要打贏抗疫戰,政府呼籲社會同心協力,但卻礙於不同持分者的利益,又怕付上政治代價,連日來「擠牙膏」式推出政策贏不到掌聲,卻惹來罵名。澳門抗疫防線固若金湯,賀一誠在抗疫戰初期已經完勝林鄭,最近更展視其政治家的膽色,挑戰商家豪強,值得港府借鑑。

挑戰六大博企 促肩負社會責任

澳門因應疫情,前後徵用當地8家酒店用作醫學監察及隔離。不過,他對六大博企不願租出酒店用作醫學觀察感到失望。他更諷刺博企:「不是說做幾張報紙、宣傳一下就叫社會責任,不是說送少少東西就叫社會責任。當我們社會有問題的時間,大家是如何共同去面對、共同去承擔。」眾所周知,博企掌管澳門經濟的命脈,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賀一誠為「社會責任」重新定義,利用公眾壓力迫使博企回心轉意,更稱「這一次都是你們的大考,澳門人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充分顯示其政治家的膽色。回到香港,各大地產商用同樣的方法突顯其社會責任方法,但卻沒有地產商願意與政府協商,借用旗下酒店作檢疫用途。港府一邊埋怨不夠檢疫設施的同時,只「呼籲」營運商自願借出酒店,兩位領導人的手法高下立見。

救經濟 保就業 變國企?

疫情肆虐,服務行業與旅遊、飲食及零售必定是首當其衝。為援助受疫情影響的企業,港府推出三百億「防疫抗疫基金」,美其名為企業提供資助,實際上為滿足各個政治持分者,特別是功能界別的選民。商戶倒閉,影響基層飯碗是不爭事實,但筆者亦不見得經濟環境興盛時,基層生活有顯著的改善。環顧各地,政府在疫情的補貼對象是以工人為單位,代企業支薪,但港府卻以商業機構為單位,假設企業獲得政府資助後,會繼續承擔員工開支。究竟政府補助成效如何,未來的失業率會說話。

另一邊廂,當被問及會否繼續支援中小企時,賀一誠的說話倒發人深省:「我都係商人出身,若做生意有政府兜底,就不是做生意,連國企都不如,國企都要向政府交稅啦。」的確,做生意的本質就須承受風險,沒有必賺的生意,只有國企才有政府的支援。但是,香港近年卻興起偏袒小商戶的風氣,業主有責任為小商戶提供協助,不論是派錢或減租,否則將被批評為「無良業主」。不論大小商戶,都是賺錢為首要目標。如果商戶的生存,不是靠做好自己生意,而是靠別人資助或業主減租,就真的連國企都不如。

一國兩制在港澳兩地落實情況有異,除了自身的社會經濟環境不同外,兩地政府的執行者也扮演關鍵作用。若果有人未能掌握制度的精粹,只會帶來扭曲的資本主義制度,埋下民生炸彈,影響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筆者日前隨一商會到澳門考察,期間獲得貿促局及政發局的接見。包括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 (貿促局)參觀中葡(葡語系國家) 展廳及產品,從交流中,筆者了解到澳門的長足發展離不開橫琴,而大灣區9加2城市聯合發展之勢於通關後互動大大加強。

    陳承宇博士  20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