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雪樺:要重新認識口罩的作用

2020-04-01
蕭雪樺
資深傳媒人
 
AAA

WhatsApp Image 2020-04-01 at 13.35.03.jpeg

新冠疫情瘋狂擴散,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最新全球總病例統計已達 741 030 例,一百萬大關眼看就會突破。疫情讓人震驚之餘,也讓很多人奇怪,口罩的作用仍然未受到確認。

只要實事求是的看一看全球疫情,就明白口罩對遏止疫情擴散有沒有作用:凡是民眾廣泛佩戴口罩的地方,疫情都管控得較好,其中中國內地本土病例「清零」後已在穩步恢復生產;而由上向下宣傳有病才戴口罩、沒病不必戴的地方,現在都失控了,歐洲諸國、美國都成了「震央」。

醫學用口罩的歷史不長,只有百餘年,是一八九七年才出現的。首先使用的是法國外科醫生 Paul Berge。到一九一八年,源自美國的「西班牙流感」肆虐全球,口罩成為普通市民自我保護的恩物。那時,人們沒有有病才戴、沒病不戴的戒條。

戴口罩有沒有用,公眾其實不必宣傳教育,因為大家都看到醫護人員在佩戴以保護自己。口罩不可能只對醫護人員有保護作用。

多年來,中國大陸到了流感猖獗的秋冬季節都會有很多人戴口罩,五六十年代以來就是這樣。中國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後,醫療衛生工作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目標,採取低成本較低的預防為主方針,赤腳醫生起着巨大作用。棉製口罩既可的防病,又能禦寒。那時,煤是百姓主要的煮食和取暖燃料,空氣污染嚴重,而人人都騎自行車上班上學,面上的口罩就有多種功能,人人都習慣戴上,特別到了冬季。

新中國建國七十年,人均夀命一直穩步上升,前三十年每年平均增夀一年。口罩在這奇蹟的創造中發揮了巨大力量。

後來摩托車興起,又多了適合摩托車騎士的口罩。越南大小城市的馬路,摩托車多如過江之鯽,騎士口罩需求巨大。早幾到河內和胡志明,都對街邊口罩攤檔的貨色琳瑯滿目稱奇。日本亦有戴口罩的文化,要防的主要是花粉,口罩設計得雅致,與越南之通俗粗獷大異。

二零零三年的沙士一役,進一步鞏固了東亞的口罩文化。到新冠疫情一發生,不必中央號令,全球搶購口罩的行動開始了,很多是海外華人自發的。據說,從全世界購回的口罩達 20 億個。一些外國政府也挺配合,主動援華的物資包括口罩,它們可能真沒想到自己有必要作儲備。如今,口罩流轉反向了。

一些國家似真箇後知後覺,一直到今天仍堅持原來的防疫口罩指引,認為除非受到感染,不必戴口罩,雖然有時會有個附言,就是勸籲群眾把稀有的口罩留給有需要的醫護人員使用。後面一個更重要的事實,是政府對疫情的嚴重性估計不足,口罩和其他防護資源缺乏充足的庫存。

到多國醫療系統瀕於崩潰的今天,這嚴酷的事實已充分暴露。口罩的重要性也在這時刻逐漸重新獲確認。一個例子是,法國向中國下了個十億口罩的訂單,包括7400萬個 N95。

美國權威的《科學》雜誌三月二十七日刊登了對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的採訪,其中問到其他國家在疫情中犯了什麼錯?高福答得直白:「在我看來,美國和歐洲國家最大的錯誤就是,人們不戴口罩。」道理很簡單:「許多人是無症狀感染,或還沒有出現症狀,如果他們戴着口罩,可以防止攜帶病毒的飛沫感染他人。」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假切香港每人每天丟棄一個口罩,香港由疫情開始到現在應該消耗了超過30億個口罩。
    最近一個保育海洋生態組織OceansAsia 在南丫島索罟灣發現大量口罩在海灘上。其他地方如西貢,東涌也發現口罩的蹤跡。

    梁沛健  202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