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和:以人為本 將新舊社區連繫

2020-07-14
梁和
美資金融公司資訊科技總監
 
AAA

WhatsApp Image 2020-07-14 at 13.53.11.jpeg

90年代展開的西九龍填海計劃,是本港有史以來在九龍區規模最大的的填海工程。30年後的今天,西九龍的填海和發展計劃經已到了收成期。佐敦對出的部分,落成多座新式住宅,如漾日居、凱旋門等等,往西推進是新建成的高鐵西九龍站,至於海旁部分的西九文化區,當中設有大幅休憩用地,以及預計2022年開放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政府亦有意打造成文創發展區域,一方面支援文創發展空間,另一方面藉此希望解決九龍區休憩用地不足的問題。

表面上,整個填海部分無論是設計還是土地用途上,皆洋溢著現代化、新穎的氣氛,有助帶給社區煥然一新的感覺。然而,細心留意,卻會發現這些新式住宅、景點及建築物,與毗鄰的佐敦、大角咀等舊區,形成強烈對比。一街之隔,人們便從本地傳統特色氣氛濃郁的舊區,跨越到現代感十足的西九文化區,漾日居的住客從陽台俯瞰的,幾乎是兩個平行時空。這個強烈的城市對比現象,反映西九龍在發展的同時,缺乏優質的公共開放空間去凝聚彼此,新舊區域兩者的關係似隔絕多於互動。一個社區有現代化、活力的一面固然是重要,但推陳出新的同時,也應該重視社區當中的城市連結。沒有優質的行人連結方式,也就談不上社區的連繫,長此下去,社區不但無法凝聚,更會漸漸自成一角,互相隔絕。

鳥瞰西九和鄰近地區,區內及周邊其實有多個不同性質的新舊地標,除了西九文化區、環球貿易廣場、全港最高的觀景台天際100,還有高度綠化的九龍公園、秉承本地傳統街道特色的廟街夜市、舊式商場如新九龍廣場等。不過,即使雲集了文化藝術、休閒消費、本地傳統,以及自然園景生態綠化等各種元素,區內連結這些景點的步行規劃卻如「斷截禾蟲」,令景點之間顯得分散而零碎,無法產生協同效應。

未來要提升社區活力及加強地區特色,應考慮把分散的舊區及新發展地帶串連起來,藉著建設更多綠色公共空間及優質行人道,去貫通區內的鐵路網絡及不同景點地標,令景點之間的可達度增加。新舊區之間人口頻繁流動,才能達至社區的新舊共融和互動,另外社區不同性質的景點互補不足、融匯貫通,亦有助凝聚區內社區聯繫,推動社區發展。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