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毅興:畀條路行下得唔得?

2020-05-29
徐毅興
八十後工程師
 
AAA

road1.jpg

徐毅興

任職跨國企業的八十後工程師。雖然經常外訪,但仍然相當關心香港發展,對城市規劃、舊區重建猶感興趣。

未做特首的林鄭月娥 2014年推銷政改方案時曾經講過:「畀條路嚟行下得唔得?」她在政治上籲「畀條路行」,出任發展局局長時其城市規劃中,又有否建造市民可行之路?現實中,這個城市可行之步道少之又少,社區連繫度低,可步行性及可達性與其他大城市相比,相形見絀。曾將哥本哈根改造成最宜居城市的丹麥建築大師Jan Gehl講過,提倡步行、享用公共空間是構成規劃的主要部分。這兩方面香港如果可以做到哥本哈根的十分一,於願足矣。

《香港 2030》開宗明義指出,要提升高密度城市的宜居度,規劃署亦強調要加強市區之內,以及市區與周邊鄉郊、郊野和海濱地區的連繫;同時利用更佳的行人連接及接駁交通服務,以輔助集體運輸系統,確保轉乘過程間的無縫交接,以更好地利用集體運輸系統。這些願景,在現時已發展的地區比較難實現,只能寄望將來的新項目。

香港可步行之道 東九龍後還看西九中環

近年政府趁發展啟德的機遇,力推「起動九龍東」,銳意將觀塘營造成「一個可寫意蹓躂和舒適的行人環境及暢達的交通網絡」,至今算是成功做到方便市民由港鐵觀塘及牛頭角站,進出觀塘商貿區兼到達海濱之願景。可見將來,中環也有類似構思,根據當局構想,將招標的海濱「三號用地」計劃,會於東面建造一條貫通南北的新行人連接通道,方便市民由中環站和香港站,經地面步行到達海濱。

至於九龍西,可建立「與海濱地區的連繫」及高度可步行性的區域,就是西九站一帶。現時西九文化區鄰近中港城的海邊地盤,仍未有任何建築,將來如有一條暢通的行人路,連接到西九高鐵站對外「香港西九龍站綠化空間」,再配合高鐵站上蓋「地王」內的設施及行人通道,駁去現有的柯士甸道一帶天橋網絡,可望做到「更佳的行人連接」,形成一條南北行人步道,由大角咀那邊一直連繫到西九海濱,完全避開地下的連翔道及柯士甸道。

一般來說,將來「地王」內必有商場及各類商舖,行人可在此「補給」歇息,即使是炎夏也不怕。另外,現時任何大型新項目相信也有公共空間,設計上料將符合規劃署所指「具功能性和吸引力兼讓全民共享」,預料未來整個西九站一帶將有全新面貌,成為本港一個難得有直達海濱暢通步道的獨特商住區。

市區之內要建行人步道比較困難,在人口稠密之地更是難上加難,香港未必可做到如美國紐約的Highline、韓國首爾的Seoullo 7107(長逾1公里、闊10米兼有空中花園,將17條行人道接駁),但正如開首所說,做到比先天環境有優勢的北歐國家一成、兩成,已算很不錯。不少人以生態系統比喻一個城市,不同部分在實體或功能上都互有關連,各部分必須有良好的連繫,整合得宜,才可令整個城市運作暢順。香港這座城市的硬件軟件、外在內在都要繼續進步,才能跟上國際步伐,成為一個真正宜居城市。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