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旭:貧困縣裡出了個「紫禁城」

2020-07-20
 
AAA

5543.jpg

號稱「天下第一水司樓」的景點耗資2億元打造,造型猶如奇幻片里的妖魔都城。(互聯網)

只聽說過窮山溝里出了高考狀元,第一次聽說貧困縣裡還有一個紫禁城。中國自媒體博主最近在微博發了一段視頻,把貴州一個鮮為人知的小縣城帶火了。

約20分鐘的視頻中,主持人帶觀眾到貴州的獨山縣,參觀各種造型魔幻的建築,並用無人機拍下它們恢弘的氣勢,讓人嘆為觀止。更吸眼球的是「親眼看看獨山縣怎麼燒掉400億(人民幣,下同,約80億新元)」的視頻標題,很快成為中國網民熱議話題。

獨山縣是地處貴州最南端的一個小縣城,與廣西接壤,是貴州乃至大西南進入「兩廣」的重要通道,素有「貴州南大門」「西南門戶」之稱。雖然地理上有優勢,但因為基礎設施落後、工業底子薄、經濟結構單一,獨山縣是今年3月才脫貧「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

這個偏遠小地方和它的各種奇葩建築,並不是第一次進入大眾視線。獨山縣受到關注,得要先說說2018年底落馬的當地「父母官」潘志立。

這名地方官員曾是貴州省從沿海發達地區江蘇省引進的「優秀幹部」,落馬前在獨山縣當了八年多縣委書記。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去年披露,潘志立在當地做縣委書記時,不顧獨山縣每年財政收入不足10億元的實際,盲目舉債近2億元,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樓」「世界最高琉璃陶建築」等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潘志立被免職時,獨山縣債務高達400多億元,絕大多數融資成本超過10%。有媒體算了一筆賬,當地每年光是債務利息就超過40億元,全年財政收入分文不花,都不足以還利息。潘志立敢敢用政府的名譽做擔保、瘋狂借錢上項目的「事迹」曝光後,他被戲稱為「中國最會借錢和最敢花錢的縣委書記」,也有人叫他「潘大膽」。

那麼「潘大膽」讓一個人口才36萬的偏遠縣域欠了一屁股債,這些錢到底花去哪裡?大規模舉債留給獨山縣的恐怕就是視頻博主介紹的那些令人瞠目結舌的大工程了。

這些項目不是形象工程,就是爛尾工程。號稱「天下第一水司樓」的景點耗資2億元打造,遠看氣勢磅礴,造型猶如奇幻片里的妖魔都城,走近一看荒涼無比,幾乎沒有遊客。據稱造價超過56億元的商旅項目「盤古庄」,佔地整整一平方公里,如今裡面空無一人。獨山縣的古風博物館裝修得富麗堂皇,配置了頂級的博物館防火防盜、恆溫恆濕設備,展示的卻是帶有「義烏小商品風格」的假文物;當地政府還歷時四年,耗費22億元打造一個不倫不類的「山寨版紫禁城」。

獨山縣的民生和經濟項目同樣也落入形象工程和爛尾工程的下場。獨山縣大學城是最「燒錢」的一個項目,總投資預計135億元,規劃容納10所大學、近10萬名學生,如今進駐的只有一所師範學校和一所中等職業學校。當地還有獨山經濟開發區大數據中心、獨山香港科學城等項目,也都空有外殼,成為空蕩蕩的「殭屍建築」。

獨山縣的情況確實非常極端,但恐怕也不是個案。視頻博主在獨山縣附近的三都縣,也發現荒廢的大型體育場、賽馬場,以及與「盤古庄」異曲同工的大型爛尾項目。在貴州以外,帶着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色彩的項目也不少見,尤其是早些年,一些地方官員好大喜功,建設標誌性建築、樓堂館所、景觀景點的「刷政績」做法,也常常被輿論詬病。

平心而論,如果像獨山縣這樣的偏遠地區能夠獨樹一幟,依託當地的特色和情況,因地制宜發展具有吸引力的旅遊、產業投資項目,對推動地方經濟、幫助居民脫貧致富會有積極的意義;但不切實際地貪大求全,靠着扭曲的大規模舉債方式推項目,最後不僅成為輿論笑柄,還會勞民傷財,甚至加重地方發展負擔,讓民生成為轉嫁地方債負擔的犧牲品。

再次被推上輿論風口浪尖後,獨山縣官方昨天回應稱,新一任領導班子已對此前因盲目舉債、亂鋪攤子遺留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爛尾工程進行整改,對一些項目進行續建、轉建,並會堅決杜絕新增這類工程。

接下爛攤子的官員恐怕現在很頭痛,「燒」了那麼多錢建起來的項目,拆了太可惜,不拆又怎麼維護,長期荒廢還會成為地方形象工程的「紀念碑」,翻新重新發展又會變成地方財政的新負擔,這樣的處境還真是進退兩難。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在中國足壇持續肅清貪腐、成績一蹶不振之際,貴州村超提供了相當深刻的啟示。當民眾被給予適當發揮的空間,出於興趣由下而上自發辦活動,有時更能激發出意想不到的活力和生命力。
    官方有時扮演輔助角色,反而能更有效推動基層的積極性,激發普羅大眾的創新力想像力。這樣的現象未來會不會在中國各地更常見,值得持續觀察。

    王緯溫  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