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麟:培育政治人才,推動施政變革

2020-08-11
朱兆麟
香港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創辦人、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公署ESBN成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0-08-11 at 17.02.50.jpeg

立法會選舉押後,原本劍拔弩張的選舉氣氛頓時偃旗息鼓,各方人馬都開始計劃長遠發展策略,包括培育黨內人才,及思考推動香港未來施政。有建制派就提出施政變革,提高行政效能,並搭建更多青年溝通、參與、培育和發揮的平台。要達到上述目標,就必須增加香港政治人才的「質和量」。

目前香港政治人才,來源大致可分為大專院校、政黨、智庫、政府。例如將於2026年落成的公務員學院,可強化目前由公務員培訓處,與各政府部門負責的公務員培訓工作,改善目前培訓地方分散、缺乏完整系統、上課空間不足的情況。但除了改善「硬件」,也應透過與不同政黨及組織合作,使課程內容更多元化;未來亦可考慮開放部份課程及學額,予有興趣而又未加入成為公務員的年輕人修讀。

不同組織在政治培訓方面都各有其強項;政黨主要依靠師徒制,由政黨前輩提攜新人,教授相關的從政及政策研究技巧,較著重實戰經驗;智庫則集中政策研工作及倡議,匯集不少分析統計的人才;大專院校的社會科學、政策行政等政治相關學科,則較注重學術理論,教授學生宏觀的各式政治知識及理論。面對政治人才不足,政府將推出的公務員學院,可與各界加強連繫,例如合辦部份課程,提升課程規模及多元化。

政府亦可推動大學增加政治相關課程學額,並研究設立基金,津貼不同智庫、政黨籌辦政治課程,培育更多有志青年對政治工作的興趣及認識,成為政黨、智庫或政府的人才庫。即使他們最後無意從政或加入政府,也可使他們認識政府管治及當中的政策制訂考慮,消除誤會。

目前的青年發展委員會,每年透過青年自薦計劃吸納年青人加入。但一直有意見認為評選機制透明度不足。政府除了可考慮擴大其規模,亦可把一部份委員空缺,撥出供表現優異的政治課程學生參與,包括上述的公務員學院、政府認可的政黨及智庫課程等,既可培育更多青年成為政治人才,亦可使之成為更有代表性的青年溝通平台,成為政府施政的助力。

隨著媒體及市民日益關心政治,對政府管治、政黨議政、政策研究的要求提升,政治人才需求日益增加,故政府應牽頭與各方加強協作,共同增加政治人才的培育和供應。

e9a9d06bed2d545fdf8e3283ab546781.jpg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事先張揚的「立法會好聲音」音樂會,基於社會觀感「現時不宜舉行」而宣布取消。這是合適的決定,也證明社會輿論發揮了監督作用,但願部分心有不甘的議員捫心自問,代議士的本職和正業是甚麼?這不是說不可以公開獻藝,甚至藉演唱為公益籌款,但十幾名議員齊齊化身歌手明星,猶如藝員名伶,這稱「跨界」明顯是過了界,失了分寸也有損本份,何其不智!

    沙千山  20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