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家雄《路》以人為本

2020-08-25
岑家雄
資深註冊社工
 
AAA

WhatsApp Image 2020-08-25 at 11.38.36.jpeg

內地一段時間的指導思想是科學發展觀,謂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當中首要是「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思想源於深厚中華文化,諸如以孔子的「仁者愛人」、墨子的「兼愛」、孟子的「民貴君輕」、荀子的「民水君舟」等思想均代表民本、人本主義思潮,而有學者在考查後覺得當中淵源最深的是管仲的思想。

《管子·牧民》開宗明義就說:「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民貧則難治。」所以管仲主張:「以天下之財,利天下之人」。這裏的「人」,涵蓋的範圍十分廣泛,包括了所有階層。而實踐中管仲把安民、順民、利民、惠民、富民政策作為治國的核心內容。

管仲當了齊國宰相之後,齊桓公曾多次問政於管仲:「若想修明政治,利行天下,應該從何做起?」管仲明確回答:「始於愛民」。《管子·入國》中所謂「九惠之教」,指的是 「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養疾,五曰合獨,六曰問疾,七曰通窮,八曰振困,九曰接絕。」簡單來說「愛民」是施行贍養老人、撫育幼兒、撫恤孤兒、供養殘疾、照顧鰥寡、慰問病人、救助貧困、安撫烈屬等九項具體措施。

措施中以「老老」為首,就是在贍養老人有所規定,國和都邑要設有專管敬老事務的官員。關顧安排包括老人的兒子可以免徵兵役、賦稅;定時贈送肉食;如果去世國家還可以提供棺槨。官員有責任經常教育子女孝敬老人。凡此種種,十分具體。

這些「以人為本」的措施讓長者生活安穩、安心,生有足食,死可安葬。亦有讓長者活於愛中的鼓勵家人盡孝,更有讓長者活於尊重中「敬老」教育。這些都是千秋百世的善政。在功利、自我中心的當下,「敬老」的品德教育猶為重要。眼見年前七歲「小學雞」的肆駡雙親,可悲!小童壓根兒不知也不懂尊卑,不識尊重長輩。若倫理道德教育如此不濟,如何可推動社會踐行「以人為本」呢?

《大學》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中,正心是相當核心的一個環節,「正心」就是要端正自己的心靈,消除邪惡之心。而人心之首邪就是過於自我中心,「以人為本」的人就自己,並無其他人在眼內,尊重他人才也是香江共建關懷、融和社會的要道。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絲綢之路」是舉世聞名的古代商路,也是各種文明交流互鑒之路,更是一條人人知道,但從未真正了解的神秘古道。《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一書真實地描繪了絲綢之路經過的地方、沿途風物景色以及其中的故事。

    薩日朗  2023-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