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鋒:讓市民擁有安樂的居所

2020-10-19
郭金鋒
資深傳媒人、福山智庫研究員
 
AAA

house1.jpg

人們心理上總是需要一個家,一個避風港,一個讓人休息的被窩。疫情來襲,大家困在家中,不少人都承受著大大小小的精神問題和壓力。但幾十萬人生活在劏房的一家大小都沒有機會有安靜的一刻去調整身心。可能他們隔著牆,聽到的只是鄰居的電視聲,或是和大家爭用一個不乾淨的廁所。這些情緒現時已經在社區累積了差不多一年,焦慮、失望、緊張,大大影響了工作和生活。

一個好的房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人民提供安穩、幸福和舒適的感覺。試想想,在疫情下,不少人都要面對減薪、失業、停工。但如果手上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屋,有一套沒有太大供款壓力的樓宇,心理健康和精神狀態相信會比長期租樓、居住環境面積極細的人好得多。

筆者認同謝偉俊議員的提議,政府應盡快檢討強積金運用的額度,讓市民在當前環境下,可以靈活運用兩成或不多於五十萬元的資金。對於基層,可能這代表著他們可以應付幾個月生活開支,對於面臨失業的中產家庭,可以頂著幾個月按揭,對於差不多退休,但被裁員的人士,也可以提早利用強積金的積蓄來安排之後生活。

過去幾個月疫情下,不少打工仔都改為在家工作,但居住環境卻讓不少年輕僱員、在職父母都遇上了不少挑戰。家庭事務、沒有個人空間、分租問題,都大大影響了在家工作的效率和質素。相比起在東南亞、歐美等地,香港上班一族既要面對疫情,也要同時面對在家工作的困難。

政府不應該迷失在自我實現的矛盾中,總是拿著舊的政策小修小補。今天,官員需要的是創意和勇氣,認真和專業地分析問題,找出可行的解決辦法,然後聯同相關的專業人士,一起商討最好的建議。

讓市民上車,人人安居樂業不是口號,而是一個長期的目標和理念。每一個季度的私樓興建數目、公屋落成量、土地成交,既是終點,也是起點。我們沒有理由容許輪候公屋的時間越來越長,更沒有理由容許十八區的樓價持續高企。市民經歷了特區政府二十多年的管治,見證過不同風格的領袖,但就是沒有一個能夠站在絕大多數香港市民一面的政治人物,狠狠地在土地房屋問題上大刀闊斧進行改革。運房局、房協和房委會也不妨想想,以後住宅是否可以引入多些公眾和用戶空間,拿來辦公和共享,讓居民可以自在地遊走於工作與生活之間。

趁著疫情,讓政府和大家一起反思,如何處理這場房屋大戰,讓每個人都可以憑著努力,獲得他們應該分得的數百呎生活空間。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其實現在世道都是打一場「認知戰」!香港算是在認知戰很激烈的戰場,近20年我們不單只政治的概念曾被扭曲,甚至置業和奮鬥概念也被扭曲!要振興香港市場,首先要確保一些價值觀念得到維護,筆者認為香港的置業概念和奮鬥文化是出了問題,甚至港人對服務的承諾亦不及以前。在這「認知戰」中你扮演甚麼角色?我們見到不少既得利益者的打手,亦有人云亦云的群眾,也有不滿現狀的發洩者,亦有希望從唱淡中得益的投機者,筆者仍然堅守說我認為的真話,至於是否正確,那就交給時間和看官決定了。

    汪敦敬  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