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明:吸納四方初創激活新經濟

2020-11-02
鄧淑明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
 
AAA

start1.jpg

 一家公司選擇首先落戶在甚麼地方,背後意義重大。

去年,意大利經濟發展部資助了12家當地初創,到英國的Startupbootcamp接受三個月的培訓,方便這些公司在該地開拓市場。意大利雖然貴為歐元區GDP第四大國,但它不單稅率高,而且投資者偏向保守,令企業融資困難。市場研究公司Dealroom指出,2018年英國獲得的風險投資有77億(英鎊,下同),是歐洲之冠,而荷蘭僅有六億,意大利則只得五億,所以初創多寧願離鄉別井,到創業資金充裕的地方大展拳腳。

資金以外,破格的思維也成關鍵。德勤從24個國家的40萬家初創硏究發現,可成為獨角獸的僅有104家。從事軟件服務的GitLab,同時被列入八月發布的《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以及同月由CB Insights出版的《全球獨角獸俱樂部》,其創辦人兼行政總裁Sid Sijbrandij指出,公司曾接受美國Y Combinator在營銷、市務、財務及招聘的訓練。現在公司每個月逢22號都發表新功能新產品,即使未臻完美,也可借助客戶的回饋把產品加以修正改善,這正是他們採納當年導師破格的建議。

能夠吸引不同地方的初創落戶經營,不但可以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更可以激活創新。香港作為內地最國際化的都巿,強項一直是匯聚四方資金和人才,加上優秀的教育、低廉的稅率和完善的制度,已造就了吸引全球初創企業的優勢。

觀乎這數年,香港在營造初創生態圈方面,成效不錯,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初創企業創辦人來自香港以外的地區,首三大來源分別為美國、中國內地和英國,足證明香港作為初創樞紐的優勢和吸引力。雖然,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加上環球對初創投資大幅減少,令不少初創發展滯後。只要本港能夠強化現有的優勢,並積極維持開放包容的社會氣氛,我相信疫情過後,各地初創都樂意在本港落地生根,為香港新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港府斥鉅資發展科技園及數碼港以至未來河套區之創科基建,相比內地於創科氣氛上有所落差原因不少,筆者總結為官僚化管理之詬病,令只有頭部之企業跑出並生存,而初創甚自至各園區內孵化畢業企業,於前幾年疫情間已倒閉了不少。政府上有決策推動創科創業,執行時下有對策,源於官僚式之不熱心,冷待孵化計劃申請者,批核成功率不高,對申請落選企業也欠原因,改進建議及跟進欠奉。 即使已進入孵化,官式里程碑(milestone)設定亦令不少初創疲於滿足呈報官方文件,未能全心研發及運營。

    陳承宇博士  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