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有山就有客

2020-11-06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WeChat Image_20201106151102.jpg

經常有人說,有陽光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另一句類似的話,就是有山就有客。

在香港,乾隆嘉慶期間,客家人遷居新界日漸增加。由於新來乍到,通常只能選擇山地深谷而居,因為原居民已佔據了水源豐富、土地肥沃的平原。時間長了,他鄉變故鄉,後輩也就成了原住民。

WeChat Image_20201106151132.jpg

WeChat Image_202011061511021.jpg

山,對客家人而言,不僅是家園,也是精神圖騰。在港九新界行山,經常可以看到路邊設有簡陋質樸的伯公神位,可見依山而居的客家人對山神的崇拜。

山,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客家族群的性格,穩重、擔當、靜默和內斂。開門見山,對客家人來說,不只是一個成語,也是日常生活寫照,更揭示了直率錚言的處世風格。

WeChat Image_202011061511022.jpg

WeChat Image_202011061511023.jpg

香港住房面積窄小,舉世無雙。但郊野給了港人很豐厚的精神補償。週末遠足,風起雲湧,山在虛無縹緲間。山無數,煙波無數。雲捲雲舒,來去無心,那種氛圍、那種感覺難以筆墨形容。蘇東坡 「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陸游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都能在行山過程中找到。

在香港,山林是「官地」,不可随便佔用,但早期很多新移民搭「寮屋」自居,久而久之聚集,有些地方甚至形成「寮寨」規模,政府難於強拆,唯有編號以便管理。但是在傳統的中國鄉村,譬如筆者的粵東山區老家,山林曾經是客家人重要的生活資源。林地被視為宗族的祖傳產業,或各姓人共有,謂之眾山。對於山林的經營管理,各有族規。如大埔銀江鄉田姓,在清代訂下的禁山規則如下,「茲立山規,維護山林。禁區林木,刀下留情。初犯罰戲一台,效尤罰以重金」。

WeChat Image_202011061511024.jpg

WeChat Image_202011061511025.jpg

類似沿海地區的開漁節,山區也規定每年或數年開山一次。宗族山林按戶分片,規定時間內把藤草割除,松杉進行有限度砍伐,所獲歸各戶所有,作為常年燃料,燒炭亦成為產業。可作棟樑的成材之木,則實施保育。

客家人還重視在家居前後種植經濟作物,如棕、桐、竹、果、茶。農諺有云,「家有千條桐,子孫唔怕窮」,與香港人時下常說的「一鋪養三代」有異曲同工之妙。

WeChat Image_202011061511026.jpg

WeChat Image_202011061511027.jpg

在上世紀中葉的香港,柴草不僅是農家的主要消耗品,也是商品,新界農婦起早摸黑,用扁擔挑到九龍旺角或油麻地的集市售賣。草不僅是燃料,可賣給舊式船廠,用來熏燒木製漁船,以清除附在船殼上的海洋生物。客家人對植物很有研究,知道這類樹木可作鋤頭或鐮刀柄,那些攀藤可以編織筲箕或堅韌的繩索,這些根莖是珍貴藥材,那些植物不能用火燒,因為會冒發臭氣毒煙。這些知識,薪火相傳多個世紀,都隨風而逝了,現代社會也不再珍惜。

WeChat Image_202011061511028.jpg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