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鳴:三十年浦東,中國雙循環下尋新路徑

2020-11-14
 
AAA

233.jpg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一個月後,上海浦東迎來開發開放30周年紀念。浦東,這塊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的土地,在雙循環的時代要尋找新的路徑。

有人說,如果把中國的改革開放比作一盤大棋局,上世紀80年代初創辦經濟特區可比作開局的兵卒過河;而浦東開發開放則代表着另一個標誌,改革開放因此在上世紀90年代初進入一往無前的戰略決戰。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表示,要把浦東放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和謀劃。在中國改革開放再出發中,浦東再次被賦予新的使命。四十年深圳,三十年浦東,將成為中國雙循環的新路徑。

三十年前浦東勇立潮頭

浦東開發開放前,上海流傳着一條諺語「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1990年以前,浦東100多萬15歲以上人口中,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8年;中小學裡佔地面積和建築面積同時達標的僅有7所;衛生機構有50多個,沒有一所三甲醫院——對上海人來說,浦東就是鄉下。這一年,浦東的地區生產總值僅為60.24億元。

1990年初,鄧小平前往上海視察,啟程回京時,他對前來送行的時任上海市委書記朱鎔基說:「你們提出來開發浦東,我贊成。」回到北京後,鄧小平對中央幾位負責同志說:「我已經退下來了,但還有幾件事,我還要說一下,那就是上海的浦東開發,你們要多關心。」

總設計師建議中央政治局、國務院對此專門討論一下,再作出正式決策。那年的2月26日,上海市委、市政府正式向黨中央、國務院提交《關於開發浦東的請示》。一周後,鄧小平再度談起上海:「機會要抓住,決策要及時。上海是我們的王牌,把上海搞起來是一條捷徑。」

1990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至此,一塊佔全國面積1/8000的土地,在時間的見證下,迸發出相當於自身體量100倍的能量。改革開放就是其背後魔力。

事實上,在1990年之前,浦東並非地圖上的名詞,而是泛指原川沙縣、南匯縣,以及原奉賢縣東部和其他區縣在黃浦江東岸的少量地區。直到1992年10月,國務院正式批覆設立浦東新區,浦東才正式成為一個行政概念。

在1990年,朱鎔基主持浦東新區設計規劃會,他講道:「不但陸家嘴的設計,整個這一帶的設計,要向全世界招標……號召全世界的建築設計師來投標,這就一下子提高了上海的知名度。」之後,經過17輪討論修改,歷時兩年,最後完成了陸家嘴中心區域的規劃。

雖然,這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為一個地區規划進行國際諮詢。但真正決定陸家嘴命運的,還是產業規劃。上海市對於浦東開發制定了「三個先行」的策略,即基礎設施先行、金融貿易先行、高新技術產業化先行,並建立了外高橋保稅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金橋出口加工區等重要開發區域。

當時浦東的定位,是發展以金融業為首的現代服務業。其中,金融先行更是浦東開發開放的開始。

產業規劃決定了陸家嘴的命運。浦東把金融、貿易產業集聚在昔日金融中心——外灘對面的陸家嘴地區。後來,曾任浦東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的黃奇帆概括說,浦東開放在金融、商業等第三產業上政策很突出,反映了中國的開放由第二產業轉向第三產業,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開放。

目前的陸家嘴金融城,是中國的金融產業高地,集聚了12家國家級要素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870家銀、證、保持牌金融機構及其分、子公司,6000家新興金融機構,3000多家專業服務機構。

浦東還創下數個第一,成為一片開放前沿:全國第一個保稅區、第一個出口加工區、第一家外資銀行、第一家外資保險公司、第一家外商獨資汽車製造企業、第一家外商獨資醫院都誕生在此;上海自貿試驗區率先探索負面清單、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一系列制度性開放開創了先河。

三十年後浦東重新出發

三十年來,浦東所取得的成就不小,坊間用"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形容浦東開發開放的成果。2013年,浦東新區設立中國首個自貿試驗區,為中國制度創新探索新路徑。外商投資負面清單、自由貿易賬戶、證照分離等核心新制度,均是上海自貿區先行先試的產物。

2018年11月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海就是一個生動例證。」

2019年,浦東的地區生產總值已經達到12734億元,是1990年的211倍。浦東新區不僅為上海建設國際經濟、貿易、金融、航運中心的核心功能區,為上海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同時也成為了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龍頭,通過上海對長三角經濟帶具有輻射作用,促進了地區經濟的迅速發展。

如今,浦東又被賦予新的期望,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講話要求,浦東要全力做強創新引擎,打造自主創新新高地。他說,浦東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國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並要「在基礎科技領域作出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等。

在國家制定「十四五」規劃的大背景下,上海再次被賦予了深化改革開放中的重要使命。未來浦東將成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以及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浦東將引領兩大定位,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發揮輻射作用。

「把深圳和上海浦東看作重要引擎,粵港澳大灣區與長江經濟帶經濟體量相加,已佔到中國經濟總量的60%。」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經濟學院院長張軍認為,討論中國經濟未來的空間格局,都不可能繞開深圳和上海(浦東),它們的重要性只會增、不會減。

從40年的深圳經濟特區到開發開放30年的浦東,中國再次釋放出改革開放的聲音,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外部環境出現的更多不確定性,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將如何重塑中國經濟優勢,浦東和深圳又將如何繼續發揮引領作用,探索出新路徑。相信時間是最忠實的記錄者,也是最客觀的見證者。

 

文章原刊於《碩鳴灼見》微信公眾號。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眼見房產滯銷,一些房主索性下架房源,以免遭受擠兌拋售。但掛牌房源居高不下,說明急需售房套現的依然大有人在。據業內人士說,急着用錢的賣家裡,有些是已經簽了買房協議,必須「賣一買一」進行置換;還有些人是為移民做準備——經歷過去年的上海封城,想要將家產轉移到海外的人越來越多。

    陳婧  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