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澤遠:中國能否加入CPTPP?

2020-11-23
 
AAA

cptpp.jpg

11月2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會議上表示,中國將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這是習近平在今年APEC峰會上最受關注的一個表態。

此前,中國對是否加入CPTPP的表述,一直是「持積極開放態度」。從「持積極開放態度」到「積極考慮加入」,表明中國已判定CPTPP整體上對其利大於弊,決心加入這個原本是針對中國的自貿組織。

11月15日,中國和亞細安10國以及日韓澳新共同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提振了中國形象。中國高層趁熱打鐵,又要加入條件比RCEP更嚴苛的CPTPP,不僅將為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提供新的動力,也可能對美國有意打造的對華經貿和意識形態統一戰線起到釜底抽薪之效。

2018年簽署的CPTPP目前有11個成員國。除加拿大、智利、墨西哥和秘魯外,其餘七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汶萊都是RCEP成員國,看起來對中國加入比較有利。

其實不然。CPTPP前身是奧巴馬政府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而美國當時打造TPP的目的之一,就是將中國排除在亞太主流貿易圈外。

出於排除中國的考量,TPP條款中不僅有政治條件,比如TPP成員國的政治體制必須尊重自由、民主、法制、人權等普世價值觀,許多標準和要求,中國更難以達到。

比如TPP的投資者與國家間爭端解決機制,規定主權國家法律必須服從TPP協定精神;如果跨國公司與東道國之間發生貿易爭端,不能由東道國司法機構審理,而應交給「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這類設在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國際機構去裁決。對中國來說,這類裁決不僅難有勝算,還可能被認為侵犯其經濟主權。

同時,TPP在國企私有化、勞工權益、環境保護、電子商務、政府採購等方面制定的規則,都讓中國望而卻步。因此,中國當時既不被邀請、也沒有能力參與TPP談判。

不料,高喊「美國優先」的特朗普認為TPP不利於製造業迴流美國,上任當天就退出了TPP。結果,TPP變成了CPTPP,日本成為CPTPP中經濟體量最大的國家。

與TPP相比,CPTPP對投資、知識產權、服務貿易、政府採購、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條款進行了刪減和修改,遏制中國的目的和能力也明顯減弱。同時,中國近幾年在知識產權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取得的進展,也拉近中國與CPTPP標準的距離。

作為CPTPP的「領頭羊」,日本近日發出了CPTPP擴容的信號。首相菅義偉11月20日在APEC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上表示,日本期待藉由RCEP早日生效和穩步執行以及擴大CPTPP,促進「亞太自貿區」的實現。

中國借簽署RCEP,首次與日本達成雙邊減稅安排,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談判進程有望加快,中歐投資協定也有望提速。尤其是明年初上台的美國拜登政府雖然可能加入CPTPP,但國內阻力很大,加入也非易事。

中國此時提出加入CPTPP,可謂搶了一個「先手」。如果拜登政府上台後決定重返CPTPP,CPTPP或將成為中美之間一個新的談判與溝通平台。儘管在CPTPP問題上中美可能話不投機,但對中國來說,阻止中美關係全面惡化和中美經貿脫鉤非常重要,與美國多一個溝通渠道總不是壞事。

當然,中國要加入CPTPP肯定不會一帆風順。且不談美國的壓力,以及日本等其他一些CPTPP成員國對中國的戒心,中國自身要滿足CPTPP在知識產權、國企改革、勞工權益等方面的標準和要求,就必須衝破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採取更多「刀刃向內」的改革來破除利益集團的阻礙。這些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做到。

需要看到的是,中國提出加入CPTPP,不僅是為了同美國博弈積攢新的籌碼,也是為深化改革開放尋求新的動力,就像本世紀初中國通過加入世貿組織來推進改革開放一樣。

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前,曾受到國內既得利益集團的強大阻力,一些人預言中國將被綁在西方國家的經濟戰車上成為附庸。但加入世貿後,中國的改革開放被推向新的高度,成為中國經濟騰飛的新起點。

如今,中國在國企改革、市場准入、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仍面臨很多難點和障礙,而CPTPP是目前全球標準最高的自貿協定。加入CPTPP顯然有利於中國克服這些障礙,推進產業升級,提高法治水平,實現更高質量的開放。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今年 12月19日出席香港中國金融協會活動並發表演說。

    劉遵義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