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紅:告別一個時代

2020-12-28
韓咏紅
聯合早報副總編輯兼聯合早報網(中國)主編
 
AAA

344.jpg

傅高義教授走了。帶着他招牌式的爽朗笑容,告別了這個時代。

教授的公子、本身也是東亞專家的史蒂文沃格爾(Steven Vogel)在《日本時報》上撰文,緬懷父親傅高義「有不可抑制的能力,能從每一個人、每一個國家中看到善」,「他最會被銘記的,是他無盡的開朗和男孩般的熱情。」

這幾句描繪讓人動容。我無緣與傅高義教授直接接觸,但看到上述生動形容,腦際也立即浮現傅教授在各種照片中的留影,在他耄耋之年的睿智容顏中,同時洋溢着少年般的好奇心、熱情與善良。這是傅高義式的輕鬆,也是許多智者均有的純真。

中國微信公號作者「兔主席」曾經協助傅教授工作多年,在傅教授撰寫《鄧小平時代》時,協助他看文獻、整理文稿、參與訪談等。「兔主席」撰文回憶傅教授樂於提攜年輕人、總能在其他人身上看到優點,「但他並不是一個簡單、單純的人」,對方來路不正、心術不正,也一樣躲不過傅教授的眼睛。

本周一傅教授病逝的噩耗傳出後,日本媒體最先報道,中國的學術界一陣震動、傷感與深深惋惜。

要說他的學術著作,實在談不上眾多,差不多就是八本,然而每一部都是傅教授研究多年的心血,多年磨一劍的習慣與堅持,得益於嚴謹的社會學功底與田野調查訓練。他能說流利的日文和中文,在1960年、70年代出版的《日本的新中產》《共產主義下的廣東》《先行一步:廣東的改革開放》,都是依據大量一手資料與和當事人面對面深入採訪所成。正因為如此紮實的調查與研究,傅教授的好些著作都產生了巨大影響。除了在中國與日本之間切換研究,他也曾在1993年出版了《四小龍:工業化在亞洲的擴散》,將視野擴展到東亞人當年熟悉又驕傲的:韓國、新加坡、台灣與香港。

傅教授曾說:「我的著作就像一個國家在某一時刻的一張照片」,一句話道出他學術的特殊處——他是以不帶意識形態成見、去除刻板印象和政治標籤的簡樸筆觸還原事件,對國家、個人、群體及時代進行忠貞記錄兼詮釋和解讀。

他潛心致志研究的主題既是日本與中國,更是東亞的現代化。作為一個美國學者,他始終以西方受眾為對象,希望通過研究對美國帶來啟示、借鑒和實際用途,比如《日本第一》的副題就是「對美國的經驗教訓」。而為了更好做到這一點,也是基於知識分子的天職,他就要以更忠實、平視的眼睛看待研究的對象,並且不迴避要為此而展示有巨大爭議的立場。

《鄧小平時代》對鄧小平的評價,當然與中國官方不全然一致,比如傅教授形容鄧小平是為中國轉型過程提供全面領導的「總經理」,而非總設計師,但他正面肯定鄧小平領導的對中國轉型,並認為這是2000年以來中國最根本的變化。新加坡前資深外交官馬凱碩就一針見血指出,因為天安門事件的緣故,「在西方,讚賞鄧小平是政治不正確的,但是他(傅高義)有勇氣這麼做。」

傅教授在《鄧小平時代》序言里寫到:「我寫這部關於鄧小平的書,心目中的讀者首先是西方讀者。作為一個研究中國事務長達半世紀的人,我深知如果中國人和西方人能處理好他們的之間的關係,世界的未來會變得更好,而這又要求雙發達成更深的理解。」

因為這份讓中國人強烈共鳴的友好與情懷,也因為接受了部分刪節,《鄧小平時代》難得地獲准在中國大陸出版。而在本周傅高義教授辭世後,中國外交界與學界一片惋惜之聲。一個最普遍的感嘆是,美國新一代的「知華派」學者又在哪兒?有評論指,美國現在較活躍的「知華派」,反而是鼓噪中國威脅論的「假知華派」。也有人呼籲,需要新的互動模式,積極引導美國國內新生代「中國通」更加客觀理性地認識中國、看待中美關係發展。

中美確實大有必要增進理解。但也要承認,曾經產生傅高義、李侃如、基辛格等西方大儒的時代已一去不返。他們那一代的美國與西方學者,親身經歷過戰爭與冷戰,見過中國經歷的貧窮,知道改革前中國的面貌,更了解改革之艱難與巨大的政治風險。他們在美國體制與學界交換位置,發揮學術與政治影響。今人,很難再有與當年人一樣的能量與情懷。

畢竟,崛起後的中國已經完全不一樣了,美國也沒有了戰後初期的自信、匡濟天下的理想主義與現實條件,學人也難有當年人的純粹與堅持。未來的美國「知華派」在哪兒?在惋惜過去之餘,中國不妨也思考,崛起的中國能不能像當年的美國一樣,培養出一批能深刻、客觀又平視美國的「中美派」?他們能否為促進中美理解發揮與當年美國「知華派」一樣的作用,而不會被質疑為「崇美」或不愛國?答案並不樂觀。

此時,傅高義教授帶着他的理想主義離開了世界,而我們也由此,更清楚看到一個時代的告別。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中國大陸正在加緊軍事備戰「武統」台灣,最早可能在2027年發動攻擊。中美交惡之際,這似乎是引起國際社會普遍擔心的熱門話題。
    我多次闡明我的觀點:台灣不獨,大陸不武。
    但是這個簡單而意義重大的觀點似乎不被大多數人理解和認同,因為他們聽到和看到太多關於兩岸有可能發生戰爭的揣測以及中美為台海可能發生衝突而積極備戰的報道。

    王向偉  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