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南方限電:中國不是要崩潰,而是進步「過快」

2021-01-04
路易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1-04 at 14.11.08.jpeg

這幾日天氣急凍,大家又過起了「起身要吼,保暖靠抖」的生活。今年由於氣候出現拉尼娜現象,東亞地區冬天會比起一般情況更冷,這次寒潮距離上一次只有兩個星期。

然而兩星期前,輿論可不像現在這麼平靜,中國南方多省限電引發洶湧民怨。各地出現諸如關閉路燈、工廠停工、寫字樓停電返工需爬30層樓梯等事件。以至於網上出現「取暖都成問題,中國要崩潰!」的聲音。

與此同時,因外交爭端,70艘滿載澳洲煤炭的貨船被中國拒絕靠岸。於是,又有人發出了「為什麼有煤不用,坐視人民受凍?」的詰問。

然而,真是這樣嗎?

首先,排除不用澳洲煤導致「亡國」的可能性。翻查資料,中國每年原產煤大約35億-40億噸,而從澳大利亞進口的只有7000萬-8000萬噸,2%都不到。而且其中40%還是用於鍊鋼的煉焦煤。這點量能導致中國限電?大佬,您想像力太豐富了。

螢幕截圖 2021-01-04 下午1.51.22.png

然而本輪寒潮南方就未出現限電情況,那麼兩周前又是怎麼回事?

筆者觀察,原因大體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南方沒有集體供暖,原本民眾的過冬基本靠忍。現在經濟發展好了,家家戶戶都提高了生活品質,冷暖空調成了標配,有些新屋苑更是預裝了電暖氣,用電量自然大漲。根據電力生產快報,湖南12月上旬用電量同比增長了19.8%,江西同期同數據增長18.4%,浙江9.2%。中國現階段總發電量中火電佔70%,極端天氣必會使煤炭生產和儲備吃緊。

第二,疫情對世界各國工業生產影響很大,主流製造業大國中只有中國疫情控制最好,產能最穩定。於是,你說世界各國的訂單向哪裡去?中國的工業用電量能不漲嗎?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9%,11月更是達到年度高位52.1%,超過臨界值50%,證明製造業經濟處於擴張狀態,於是工業用電也必定隨之增加。

而且隨着中國持續發展,可以預見中國的總體用電量將持續上升。

螢幕截圖 2021-01-04 下午1.51.35.png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然而,第三點最為關鍵:中國推動環保發展推動得「過快」。

近年環保升級為中央國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了國家戰略,2015年達成的《巴黎協定》更讓這項國策國際化。習近平去年2月的《氣候雄心峰會》(Climate Ambition Summit 2020)強調2030年中國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要知道,近年外交形勢不利,《巴黎協定》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最大平台,如果不能兌現承諾,國際壓力會更大,畢竟中國碳排放量世界第一。環保在各地官員考核指標中權重大增,成為了「政治任務」。於是到了年底,一些地區為達年度目標搞了突擊限電。也就是說,不是發不出電,而是「大家少用點電,幫我完成任務」。

這一點可以從官方發佈中得到印證。例如12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在新聞發佈會上稱:浙江電力供應能夠保障全省用電需求,不存在電力供應不足的情況。浙江省內個別地方是為了促進節能減排,地方自己採取了限制電力消費的措施。

於是,前述那些窘迫荒唐的場景就出現了。

政策需實事求是,忌搞政治運動

推動環保,相信全國人民舉雙手贊成。筆者常年往返內地,觀察近兩年北方霧霾情況確有很大緩解,證明國家策略有效。全球關注的「新霧都」北京的空氣質量也有實質提升。根據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數據,2019年全年累計的空氣優良天數達到了240天,較2013年增加64天;重污染天數(空氣質量指數AQI為5級重度污染或6級嚴重污染),從2013年的58天下降到2019年的4天。

然而,過程中出現了前述令人不安的「附帶傷害」。「環保傷害溫飽」的事件已非第一次。2017年,中國北方農村實行了一輪「煤改氣」,取締散裝煤。本來是好事,但推進過猛,多地天然氣還未接入就禁止燒煤,甚至拆掉燃煤鍋爐,造成民眾難以過冬。最終各地政府因民怨過大暫停了這場運動。

任何發展都不會一蹴而就,再好的政策,再偉大的目標都不能脫離實事求是的原則。如果一定要在完成任務和保障民眾生活之間二選一,那任務必須退居其次。

此類事件反映了現在國家的治理尚需精細化。例如筆者提到的用電量突增,未來可利用大數據結合天氣預報與工業生產情況做更精準預測;制度層面不應將官員考核落在簡單硬性指標上,例如90年代過分強調GDP而忽略污染問題,如今反思後又過於強調污染項目的淘汰速度,使官員為達標搞「急剎車」限電、停煤,這些都應避免。

另外,輸電、儲能技術的進步也能降低電力損耗,幫助解決問題。

中國的環保事業一日千里。筆者日常工作中對中國新能源行業有所接觸,包括電動汽車、清潔能源和電網發展,中國的投入力度和進步速度已處世界前列。只要科學制定計劃並堅持推進,一定能達到目標。至於徹底實現日期早兩年晚兩年,無關宏旨。即便涉及國際承諾,也應實事求是,不卑不亢,切忌拔苗助長,否則「步子邁太大容易扯到蛋」。

道理就是這麼個道理,不必迴避,也不必誇張。主政者應引以為戒,而那些借南方限電炒作中國崩潰論的小學雞們,洗洗睡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