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聚嶺南》混合式教學模式反思

2021-01-11
 
AAA

 1.jpg

作者:嶺南大學研究生院研究員康宇揚博士

線上學習 (online learning) 並不是最新發明,但在新冠疫情爆發前,本港許多學校均只提供面對面的線下教學。疫情的爆發令許多學校匆忙轉為線上教學,引發了許多廣為討論的社會問題,例如怎樣保障低收入家庭學生網上學習的質量。隨著疫情得到一定控制,部分學校選擇提供混合式教學(hybrid teaching),既教師在教室授課並進行同步直播,學生可自行選擇到教室上課或參與線上課堂。這種模式的初衷是保障學生到教室上課的權益,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選擇。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混合式教學可能面臨比線上教學或線下教學更多的挑戰。本文旨在探討混合式教學面臨的挑戰及可能的改進方法。

線上或線下教學各有其優缺點。線上教學打破了地點的限制,令學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上課,節省往返通學時間。由於線上課程通常會提供課程錄像,更方便學生課後複習。年輕一代往往熱衷新鮮科技,線上教學中使用的各種軟件與科技也提升了他們對課程的興趣。然而由於缺乏面對面交流,線上課堂的師生互動往往不盡人意,同學間也缺乏互相交流了解的機會。同時,線上教學及考試的公平性難以保證,學習的質量也更依賴學生的自覺性。這些則是線下教學的優勢所在。線下教學讓學生回到教室上課,不僅能提高他們的專注度,提升師生溝通質量,還令學生有機會與同學交流,參加學校組織的其他學習活動。

混合式教學似乎是以上兩種模式的結合,教師在面對面授課的同時為一部分學生提供線上課堂。但由於需要同時兼顧線上線下兩組學生,這種教學方式對教師提出了更多挑戰。針對本校本年度授課型碩士學生及教師的調查顯示,混合式教學主要面臨以下三點挑戰

第一,由於需要兼顧線上及線下的學生,必須選擇同時適合兩種模式的課堂活動與內容,許多在單純線上或線下教學中反饋良好的活動都受到了限制。由於疫情反覆,目前大多數同學仍選擇網上學習,教師為照顧線上學生,與線下學生的互動頻率及質量也不及以往的線下課堂。

第二,對學校硬件設施的要求更高。大多數學校教室的攝像頭與麥克風均安裝在講台,以方便線上學生看見教師和課程內容,然而這樣的裝備並不能滿足課堂討論的需要。由於麥克風通常固定在講台上,當教室內的學生與教師討論時,線上的學生往往聽不見討論內容。此外,由於目前到教室上課的學生人數有限,如需進行課堂小組討論,線下的學生仍然需使用電腦與線上的同學連線。

第三,則是對大學管理和制度的挑戰。儘管大部分教師並不認為授課模式會影響課程評估的公平性,但超過半數的受訪學生表示對線上教學和考試的公平性有所擔憂。如何確保混合式教學中的公平問題,需要大學管理者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制度調整。

針對以上挑戰,本文提出以下可能的解決方案
第一,更新硬件設備以適應新的教學需要,例如為教室配備無線麥克風,多個顯示屏,打破線上線下學生溝通的壁壘,方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反饋。

第二,完善教學與考核制度,以避免學術不端行為的出現。

第三,若疫情持續,為同時保障線下與線上學生學習的質量,學校可考慮拆分部分線上線下課堂。若一門課回校學生人數達到一定數量,又有部分學生只能參加線上課堂,應允許教師在講課(lecture)期間更多關注教室內的學生,與此同時,為線上學生安排額外的導修課(tutorial)以加強師生溝通,提升學習質量。
 

延伸閱讀
  • 嶺南大學環球中國文化高等研究院之使命,在於聯繫世界各地中國研究機構和學者,深化學術交流,弘揚中國文化,提升嶺南大學國際學術影響力,促進中西博雅教育薈萃交流。
    我們衷心希望,在這個平台上,海內外中國研究學者能夠求同存異,聯手合作,實現「天下學問一家」的學術夢想。

    賢聚嶺南  202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