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偉:修復中美關係:着眼大局但從小處入手

2021-01-25
王向偉
《南華早報》前總編輯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1-25 at 10.03.22.jpeg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政的四年裡,中美關係可謂全面惡化。現在,中國官員及觀察人士最關心的問題是:兩國關係何時才能恢復正常?

當前,國內外都傾向於認為,北京與華盛頓的關係可能會有所緩和,或將不再惡言相向,不再相互示強。在雙邊關係處於低谷之時,謀求改善是可以理解的,也是相對容易的。

事實上,北京已在試探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在拜登入主白宮之後,中國外交部即刻宣布對包括前國務卿蓬佩奧在內的28名前特朗普政府官員實施制裁,指責他們策劃和推動實施了一系列「瘋狂的行徑,損害了中國的利益,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也嚴重破壞了中美關係」。

此前,中國宣布對美政客實施制裁時,都未曾說明如何落實制裁措施。這次則不同,制裁措施更具殺傷力,明確禁止這28人的關聯公司和機構從事和開展與中國有關的業務,這就大大壓縮了這些人下台之後重新謀求賺錢職位的選項。

在北京看來,這是最終清算,是對他們在特朗普政府任期內及任期尾聲對華極端對抗行徑的報應。同時,北京還希望藉此向拜登政府傳遞一個明確信號。

據報道,拜登政府國家安全委員的發言人對此做出了回應,稱中國的制裁是「徒勞和消極」之舉。

同時,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1月21日對拜登順利入主白宮表示祝賀,並表示中方期待與拜登政府合作,推動雙邊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共同應對公共衛生、氣候變化和增長等全球性挑戰。這也是拜登本人曾多次表示中美可以聯手合作的領域。

從短期看,最能反映雙方期望修復關係和減少對抗的最明確信號,就是習近平主席和拜登總統何時通話,為兩國關係定調,重啟對話。據報道,拜登曾表示,在美國官員中,他與習近平在一起的時間最長,兩人僅私下會晤時間累計就達25小時之多,且一起的旅程長達24000英里。然而,習近平已經變了,已不是拜登曾經熟悉的那個習近平。同理,中美關係的態勢也變了。

而中美即將互派新大使將是值得關注的另一信號。透過新大使的背景和履歷,可能有助於把脈雙邊關係的走向。

然而,即便雙方能很快舉行電話會談,也不意味着雙邊關係就可以立即取得重大進展。

在中國看來,在上任後的100天裡,拜登總統將忙於應付國內不斷惡化的新冠疫情,並努力讓嚴重撕裂的國家重新走上團結之路。至於拜登是否還有時間和精力來關注美中關係,這是一個值得持續觀察的問題。

即使雙方恢復了對話,雙方也都需要新的思路和政策創新,以確保在人權及香港和台灣問題上的分歧,不會影響崔天凱大使提及的應對全球挑戰上的合作。

近來,拜登內閣重要職位提名人都曾公開發表言論,當談到中國時,無一例外地言辭強硬。這些包括國務卿提名人布林肯,財政部長人選耶倫和國防部長候選人奧斯汀。這給人們的印象是,他們或不認同特朗普政府對華具體措施或方法,但似乎都認可對華強硬的立場。在如此分裂的背景下,美國兩黨能有如此共識是罕見的。

正如本作者在上周專欄中所言,美國大選的混亂,尤其是1月6日國會山騷亂的影響,增強了中國領導層的自信,並認為時和勢都在中國一邊。陳一新是中國高級政法官員,也是習近平的心腹之一。他在公開講話中表示,他堅信「東升西降」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中國官員甚至認為,蓬佩奧及其他對華鷹派人士在特朗普政府執政尾聲之時,仍在故意試圖破壞雙邊關係。他們的破壞舉動包括解除對美國官員與台灣接觸的限制,制裁一大批中國官員和公司,以及藉助嚴格的簽證限制來遏制民間交往等。

1月2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做出了回應,指責特朗普政府特別是蓬佩奧,在中美關係中埋了太多的雷需要排除,燒了太多的橋需要重建。據信,拜登總統的一些顧問也有同感,尤其是在雙邊關係中最敏感的台灣問題上。

正如美資深外交官、拜登政府印太地區協調員坎貝爾所建議的那樣,考慮到雙邊關係的複雜性,兩國可選擇從小處着手來重啟雙邊關係。

本月在參加視頻會議時,坎貝爾建議說,兩國應結束相互驅逐記者這樣以牙還牙的做法,取消一些對簽證的限制,重新開放已關閉的領事館。顯然,這是釋放善意的方式。

貿易和投資一直被視為雙邊關係的「壓艙石」。雙方可在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基礎上,推動在經貿和投資方面取得更大進展和成果。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商會一位高級官員表示,商會認為中國一個高級代表團將在拜登政府就職後不久訪問華盛頓。

常言道,知微見著。希望一些不起眼的小行動能為中美關係帶來巨變。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中國大陸正在加緊軍事備戰「武統」台灣,最早可能在2027年發動攻擊。中美交惡之際,這似乎是引起國際社會普遍擔心的熱門話題。
    我多次闡明我的觀點:台灣不獨,大陸不武。
    但是這個簡單而意義重大的觀點似乎不被大多數人理解和認同,因為他們聽到和看到太多關於兩岸有可能發生戰爭的揣測以及中美為台海可能發生衝突而積極備戰的報道。

    王向偉  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