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棟國:引進海外醫生大有可為

2021-02-08
黎棟國
保安局前局長
 
AAA

63.jpg 

行政長官在久違了的立法會答問會(2月4日)中,表示將推動五項立法建議,包括禁止發放虛假消息及起底刑事化、引進海外醫生、落實區議員宣誓、實施劏房租管及加強舊式樓宇消防安全等。五項建議包括政治民生,都是社會長久渴望特區政府出手解決的問題,畢竟,香港的「大山」很多,「平地」太少,移走這些人為「大山」是特區政府的責任,亦是市民的期望。

在這五大建議中,禁止發放虛假消息及起底刑事化至為重要。港人向來重視私隱保障,惟自黑暴至今,大量警員、法官、公職人員及市民遭起底甚至恐嚇,情況非常嚴重,市民深感不安。有意見質疑是否因為警員遭起底因此才要立法,難度「黃人」就沒有被起底嗎?我認為說對了,正正因為黃黃藍藍的不同政見人士都會被起底,反映問題有多嚴重,而法律的保障是一視同仁的,特區政府有必要盡快立法,保障每一位市民免受起底威脅。

香港另一個深層次問題是醫生不足,衍生不同程度的醫療問題。特區政府不是第一次提出放寬海外醫生的註冊機制,引進海外醫生,增加醫生人手,紓緩壓力,可是每次提出都被既得利益階層及反對派推倒,反對派陰謀論指特區政府要引入內地醫生,根本是為反中而反對。

特區政府建議在海外認可醫學院畢業的港人,在當地註冊及在公營醫療機構工作五年,便可在香港註冊,不用再考執業試。方案有兩大重點,一是海外醫生必須是香港永久居民,二是免試。第一點已經打臉反對派。至於第二點,一直也有海外醫生反映,要求已有多年實際工作經驗的醫生重新考執業試才能在港執業,是本末倒置,大大減低他們的來港意欲,無助增加醫生人手。 

此外,有反對聲音質疑海外醫生能否融合本地醫療架構、能否和本地醫生好好合作,甚至質疑他們最終會流向私營醫療市場等等,這些都是謬論。首先,醫療團隊的合作講究專業磨合,而非本地或海外醫生的身份。再者,若真有大量醫生流向私營醫療市場,私營市場會迎向飽和,屆時市民需付的醫療費用便會降低,公營醫生也會三思再定去留。

這一次,我期望特區政府拿出堅定的意志推行計劃,不要因為反對聲音「大聲」便跪低,損失的仍是香港市民。

 

文章原刊於《am730》。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假如這次諮詢醫學會,唔使問阿貴,又係反對,搬來搬去還是那些藉口,只是浪費時間和口水。醫學會這次不獲諮詢,完全是活該。

    李伯達  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