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達:中美冷戰及中國軍力若干迷思

2021-04-19
偉達
國際文化戰略研究和諮詢專家
 
AAA

232323 (1).jpg

近來中美兩國持續對抗,而中國與西方其他國家的關係也不斷衝突惡化。這就展示出一個歷史的倒循環:43年前,封閉落後貧困的中國,恰是通過與西方和美國大幅改善關係,發展合作,並疏遠放棄甚至懲戒自己的傳統盟友,才得以突破重圍,為國家民族找到一條改革開放的陽關大道。

今天已經取得長足發展、實力倍增的中國,卻又重新陷入與美國西方的衝突對抗,這不知是大悲劇還是滑稽劇。這也深刻揭示一個危機趨勢:即中國的長期發展短板,正在快速形成事變臨界點。

很明顯,自改革開放的第一天起,中國就有兩種不同的初心:一種是逐步地、真誠地、全面地將自己融入世界先進文明的發展方向和大潮之中,讓古老文明浴火重生,鳳凰涅槃;另一種則是機會主義主導,即自己孱弱時先借力求生,隨機應變,一旦羽翼豐滿起來,就升旗亮劍,分道揚鑣,分庭抗禮。

目前看來,是後一種情況佔了上風。按這第二種軌跡走下去,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稍有常識的人都不難預期,前途一定是衝突、對抗甚至戰爭。所謂第二種初心,其實就是傳統「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現代翻版,與全面現代化和現代文明的整體水準不僅頗有距離,甚至背道而馳。

說到中國與西方,尤其是與美國之間可能發生軍事衝突的風險,首先應着重釐清有關中國軍力的幾個概念迷思。

關於中國訴諸武力的傳統和習慣,中國是否好鬥好戰?縱觀中國歷史,戰爭戰亂可謂連綿不斷,但外向型戰爭行為並不多見,主要是局限在打內戰或邊境戰爭,或本土遭遇外國入侵。對外,中國傾向動嘴破財,但不太動粗;對內則正相反。結論是中國匱乏對外戰爭的傳統和習慣。

再者,中國的軍力發展下去,是否會成為類似二戰期間的德國和日本軍國主義?中國軍力的發展目的,與二戰期間德國、日本那樣開疆拓土的路數,應是有很大區別的。中國的武裝力量傳統,個人層面是為看家護院,國家層面是守土戍邊,即以防守為主,築長城模式。

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是否超強和戰無不勝?這個應該從歷史和當代兩個視角來看。譬如70年前的朝鮮戰爭,中國軍隊一開始把美軍及聯合國軍打得全線潰退,這其中有突然襲擊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當時的中共軍隊的確久經沙場,驍勇善戰。現在則有很大不同,中國軍隊已經有40年不打仗了,現代化實戰經驗和人才都明顯儲備不足。

最後,現今中國最高領導層是否有發動戰爭的動機和企圖?在這方面形成有效判斷的材料和數據,還很不充足。美國最近有一個智庫報告指出,中國當今領導人對外雖姿態強硬,但並不魯莽。這也可從最近對中印邊境危機的處理手法看出些端倪。中國士兵可以動拳腳、用棍棒、扔石頭,卻不得開槍開炮,最後還主動後撤,與印軍脫離了接觸。

參考上述有關中國軍力的幾大迷思與解析,以台海局勢為例,爆發軍事衝突的風險確實存在,但總體仍然可控,因為中國領導層當然了解,台灣問題主要靠政治解決。缺乏有效的政治解決方案,訴諸武力也事倍功半。台灣是大中華文化圈中的一個文明發達之地,在這樣的地區輕啟戰端,應是不智不利之舉。

且不說台灣本身具備相當的防衛實力,最近美國和日本防長的聯合聲明,也明確表示攜手應對台海的可能危機。美國還即將召開世界民主國家峰會,計劃請台灣參加。這表明台灣的防禦舉措,有與國際力量結盟的走勢,會令大陸對台訴諸武力的難度倍增。

對中國大陸來說,台灣問題的解決之道,絕不能僅憑願望和激情,措施手段必須跟得上,而且政治比軍事手段要關鍵重要得多。能打贏冷戰,才能贏得未來。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一些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戰略界人士近年開始鼓吹「中國崛起到頂論」,試圖從發展預期層麵塑造中美競爭議題。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邁克爾·貝克利等人認為,由於老齡化嚴重、資源匱乏、財政壓力加大、西方對華脫鈎等因素,中國的發展會在未來數年陷入停滯,中國的崛起將會終結,中國在經濟規模上不會超越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僅難以維持自身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吸引力,也會因為內部的挑戰而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這構成了一種「崛起到頂國陷阱」

    趙明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