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澤遠:克里訪華敲定中美峰會?

2021-04-19
 
AAA

323.jpg

中國官方昨天公布中美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兩國均期待4月22至23日美國主辦的領導人氣候峰會。」這意味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很可能在線出席峰會,並可能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首次中美元首視頻會談。

勸說中國元首參加美國主辦的氣候峰會,是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里(John Kerry)上周訪問上海的一個重要目的。克里4月14日到了上海,15日、16日與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舉行幾輪會談,離開上海前同中國副總理韓正進行了視頻會見。但直到昨天,中方才公開表示「期待」美國主辦的氣候峰會,表明了中國參會的意願。

中美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是克里訪華的一項重要成果。雙方除了基本敲定中國參加美國主辦的氣候峰會外,還在應對全球氣候危機方面達成一系列共識,為中美元首實現首次「雲會談」奠定基礎。

聲明指出,中美致力於相互合作並與其他國家一道解決氣候危機,按其嚴峻性、緊迫性所要求加以應對;中美兩國都計劃在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之前,制定各自旨在實現碳中和、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的長期戰略;兩國計劃採取適當行動,儘可能擴大國際投融資支持發展中國家從高碳化石能源向綠色、低碳和可再生能源轉型。

對於本周美國主辦、有40個國家元首參加的氣候峰會,聲明稱雙方認同峰會的目標,即在今年11月將於英國格拉斯哥(Glasgow)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前,提高包括減緩、適應和支持的全球氣候雄心。

這些共識將使中美元首在氣候峰會上「有得談」,但並不等於中美在氣候問題上的合作會一帆風順。

實際上,美國在氣候問題上向中國伸出合作的橄欖枝,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壓中國在減排目標和時限上作出更多承諾。在聯合國氣候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前後,美國、中國和其他主要溫室氣體排放國將在各自減排目標和時限上進行協商與博弈。

去年9月,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了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被中國政府列為2021年重點任務之一,「十四五」規劃也為「碳達峰、碳中和」設定了中長期目標。

中國推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並非權宜之計,它既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需要,也將推動中國產業轉型升級。可以說,中國已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上升為新的國家戰略。

但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認為,作為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中國的碳減排目標過於保守,時限也太寬,他們希望中國在全球減排問題上承擔更多、更大的責任。

中方則強調,中國人均排放仍遠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過高的限排目標將束縛中國經濟增長,對中國很不公平。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上周五接受美聯社採訪時稱,中國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於一個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來說很不容易。「有些國家要求我們把時限再提前,這不現實」,「發達國家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大體需要50至60年,而中國將力爭30年,已經很了不起了。」

4月16日,就在克里爭取中國參加美國主辦的氣候峰會之際,習近平先同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了視頻峰會。三國領導人同意全面落實《巴黎協定》,共同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馬克龍和默克爾也肯定了中國的碳中和目標。

顯然,同美國相比,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與法德等歐盟國家有更多共識。畢竟,美國在特朗普時代退出了《巴黎協定》,拜登政府雖然重返協定,但留給世人的疑慮並未消除。對中國來說,這是一個有利因素。

如果習近平與拜登本周舉行視頻會談,雙方的話題不會僅限於應對氣候變化,很可能還將涉及整個中美關係,以及抗擊冠病疫情、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等重要領域。

不過,在競爭與對抗已成為中美關係主線的背景下,雙方要扭轉中美關係走向,或在貿易、科技、台海、南中國海等問題上取得重大突破仍困難重重,兩國輿論對此也普遍不抱太大的希望。美國國內反對拜登對華接觸的聲浪自不待言,中國輿論也因拜登上台後絲毫沒有放鬆打壓中國而怨氣衝天。

但「習拜會」畢竟是拜登上台後,中美元首首次會面。雙方即使在諸多敏感的具體問題上難有突破,會面本身對緩和劍拔弩張的中美關係,仍具有一定的正面意義。可以預計,本周習近平與拜登如何互動,將是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

 

文章原刊於《中美聚焦》。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一些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戰略界人士近年開始鼓吹「中國崛起到頂論」,試圖從發展預期層麵塑造中美競爭議題。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邁克爾·貝克利等人認為,由於老齡化嚴重、資源匱乏、財政壓力加大、西方對華脫鈎等因素,中國的發展會在未來數年陷入停滯,中國的崛起將會終結,中國在經濟規模上不會超越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僅難以維持自身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吸引力,也會因為內部的挑戰而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這構成了一種「崛起到頂國陷阱」

    趙明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