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業強:落實皇崗一地兩檢 推進港深創科合作

2021-04-23
劉業強
新界鄉議局主席、全國政協委員
 
AAA

343434 (1).jpg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二月宣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錄得破紀錄2,576億元財赤,來年預算財赤亦高達1,016億元。過去三年,香港先後經歷了中美貿易戰、黑暴亂港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經濟早已處於五癆七傷的狀況,社會對《預算案》存在很高期望,除了聚焦各種短期紓困措施之外,亦非常關注在環球經濟格局轉變之下,香港經濟的發展方向何去向從。

受惠於國家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及「一帶一路」的倡議,香港創新科技產業將會迎來全新的機遇,相信有能力成為香港下一個經濟增長點。今年《預算案》亦積極配合,投放不少資源支持創新科技發展,並連續兩年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每年額度高達47.5億元。

創科園區毗鄰皇崗口岸

創科基建方面,由港深兩地政府合作共同建設的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更是「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中一個重點項目。合作區由位於深圳河南北兩岸的香港園區和深圳園區構成,實現了「一國兩制」下,位處「一河兩岸」的「一區兩園」,對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具有正面作用。整個合作區的規模相當龐大,單是香港園區的總樓面面積達到120萬平方米,落馬洲河套區將會搖身一變,成為香港最大型的創新科技平台。我相信憑著「一國兩制」的優勢,河套區能夠吸引大型科技企業落戶,成為國內外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的跳板。

只要翻閱地圖,便會發現雙方的園區正好設在鄰近皇崗口岸的邊境土地上。目前,深圳一方正重建皇崗口岸,預計2023年落成。屆時皇崗口岸將會落實一地兩檢,將會是往來兩個園區的主要通道。事實上,自回歸前開始,皇崗口岸便在深港兩地交流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是深港之間唯一24小時運作的陸路口岸。2019年全年有超過2,480萬人次,經皇崗口岸往返香港及深圳,但由於兩地的旅檢大樓分別位於深圳河的兩岸,令旅客過關十分不便。如果旅客由香港北上深圳,就要先在港方的落馬洲管制站落車,辦理離境手續,再乘接駁巴士越過深圳河,抵達深圳皇崗口岸之後,再落車辦理內地的入境手續,費時失事,相當麻煩。

一地兩檢加快創科人員流動

皇崗口岸自八零年代啟用,至今已超過三十年,不論是硬件或規模上,均已追不上現代的需求。港深兩地交往日漸頻繁,落馬洲管制站候車處被過境旅客擠得水洩不通的情況十分常見,故此,我認為口岸有需要優化。在落實「一地兩檢」安排後,旅客只需要在位於深圳的皇崗口岸聯檢大樓,一次過辦理香港和內地的通關程序,便可大大縮減通關時間,絕對是一項便民措施。

「一地兩檢」在美加,英法等地已實行多年,在香港亦是一個有法可依、有例可循的做法。2007年啟用的深圳灣口岸,正正運用了相同的安排。深圳灣口岸啟用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及國務院批准香港租用口岸內部分土地,劃作港方口岸區,並授權香港特區依照香港法律管轄。若計及2018年啟用的西九龍高鐵站,香港至今已有兩個實施「一地兩檢」的口岸。十四年來,深圳灣口岸無論在旅檢、法律以至汽車保險等事宜上運作得非常暢順,並已經成為深港之間最繁忙的陸路過境通道之一,足以反映「一地兩檢」是切實可行,而且受到社會廣泛接受。

今次深圳方面重建皇崗口岸,貨運「東進東出、西進西出」的總體格局逐步形成,令各個關口的分工更為妥善,正好為實施「一地兩檢」提供一個契機。日後的皇崗口岸將會用作純旅客通關,我相信皇崗口岸實施「一地兩檢」安排後,更加便利香港與深圳市、以至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創科人員的流動,有利香港以至大灣區的創科發展,促進港深兩城強強聯動,為國家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提供動力,是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一環,對香港未來發展亦起著關鍵作用。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