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香港與內地圍屋

2021-06-18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WeChat 圖片_20210618173113.jpg

WeChat 圖片_202106181731131.jpg

剛才過去的端午節,筆者赴新界上水出席一個盛大的客家聯誼活動。受大會主辦機構邀請,筆者作了「香港與內地圍屋」的主題演講。

圍屋是客家文化的一個象徵,一種圖騰。筆者曾經在媒體寫過《詩情畫意的客家圍屋》、《圍城 圍村 圍屋》,遠在南美洲牙買加的一位鄉親來郵感慨,圍屋寄託了世世代代粵東、閩西及港澳台客家人的集體記憶和鄉土情懷。

WeChat 圖片_202106181731132.jpg

WeChat 圖片_202106181731133.jpg

圍屋主要分佈在客家人聚居的閩西、贛南、粵東、粵北,並散見於台灣的屏東、雲林、苗栗、新竹、台中東勢等。在香港,我曾經在文章中介紹的沙田曾大屋、八鄉吳家村郁青別墅、荃灣三棟屋、柴灣羅屋、元朗慎德居、蔭華盧,都是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客家圍屋。

WeChat 圖片_202106181731135.jpg

WeChat 圖片_202106181731136.jpg

始於唐宋 盛行明淸

客家圍屋的歷史,始自唐宋,盛行於明清。客家人南遷安家落戶,傳承了中原漢族建築最先進的工藝。宅基通常選擇丘陵地帶的山坡地段,經典的主體結構為「一進三廳、兩廂一圍」。

作為漢民族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客家圍屋的類型其實不少,其中以圍龍式、半月型、城堡式、四角樓最具特色。

世人較為熟知的福建永定土樓,就是典型的圍龍式。圍樓猶如「天上掉下來的飛碟,地下冒出來的蘑菇」,其設計創意令許多慕名考察的西方建築學家都驚嘆不已。但很多人不知道,在歷史上,客家圍屋是先有方形,圓形是後來形成的。

WeChat 圖片_202106181731134.jpg

永定是福建省擁有最多土樓的地方,總共逾二萬座,其中包括圓樓360座,方樓10000多座。土樓王-承啟樓,土樓王子-振成樓,土樓公主-振福樓是當中的代表作。

半月形圍樓主要分佈在筆者的家鄉粵東梅州各縣。「半月形圍樓」,僅憑名稱已能想像田園牧歌的詩情畫意:大門前必有一塊曬稻谷的禾坪、半月形荷花搖曳蛙聲此起彼伏的池塘。禾坪除了曬谷亦可乘涼,是宗族節慶及孩童嬉戲的樂園。池塘兼有蓄水、養魚、洗滌、防火、抗旱的功能。對詩書傳家的客家讀書人而言,天光雲影如鏡的池塘、春風秋月下自家庭院,自古以來都考取功名、放飛心情的好去處。    

「光祿第」是粵東圍屋的佼佼者之一。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整座建築坐東向西、土木結構、堂皇大觀,建築面積逾四千平方米。屋主張弼士1893年,成為「大清國駐檳城第一任副領事」。他於光緒21年(1895年)在煙臺種植葡萄,後成為張裕葡萄酒創始人。號稱「南洋首富」,他亦曾經是與盛宣懷齊名的中國巨商。

圍龍屋  半月形 四角樓

四角樓多見粵東北如河源、惠州、韶關等地,與福建的方形土樓一脈相承,但更突出防禦自衛功能。顧名思義,四角樓呈方形,更準確地說是長方形。整個建築的四端加建碉樓及瞭望塔,牆身有槍眼,大門的牆根設有看家護院的大黃狗自由進出的孔洞。

香港錦田的吉慶圍是典型的客家圍村,呈方形。1898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翌年開始接管新界。但錦田居民不甘被殖民,以吉慶圍的高牆及護城河為屏障,誓與圍城共存亡,與前來接管的英軍展開血戰。英軍屢攻不下,遂以大砲轟開城門。英軍拆卸鐵鑄城門,不遠萬裡海運回倫敦,視為戰利品參加展覽。吉慶圍居民對失去祖傳鐵門耿耿於懷,屢屢要求索還不果。及至1924年,族人鄧伯裘再重提舊事,要求交還鐵門,港府遂將事件轉達英廷,輾轉在蘇格蘭尋獲鐵門,運回香港。1925年5月26日下午4時30分,香港總督司徒拔親臨主持莊重的鐵門移

眾所皆知,客家人四海為家,是地球上散居最廣的漢族民系。許多華僑在外打拚衣錦還鄉,所建圍屋往往中西合璧式。但這類「半唐蕃」建築,最早出現清末,多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湧現。在梅州,中西合璧式建築的代表者是西陽白宮的聯芳樓。丘氏家族早年在印尼巴城(今雅加達)謀生發達,回鄉所建大宅吸納南洋、西洋甚至中東的設計元素。

WeChat 圖片_202106181731137.jpg

「聯芳樓」從1928年開始規劃,1931年動工,歷經3年耗資24萬光洋建成。所有建築材料均由國外進口,動用了黃金、珠寶、玉石,還從國外及汕頭聘請一百多位能工巧匠參與。

「聯芳樓」共有八個大廳,十四個小廳,天井八個,房間一百二十八間,五座大門(正面三座背面二座),三座小門(正面左右二座),外觀猶如西式宮殿。尤其是是增設陽台,在客家人聚居的山區,可謂開風氣之先,使古樸沈靜的傳統建築煥發出西風東漸的氣息。

32個房間的香港客家大宅

香港舊時隸屬新安客家縣,鴉片戰爭之後又成為中西文化交融的商埠,所以圍屋中西合璧式,以多姿多彩的形式呈現。在新界北區以及元朗大旗嶺、八鄉、十八鄉等地,以堂橫屋、槓屋、凹字形排屋(俗稱鎖頭屋)最為常見。

我帶來自歐洲、南美及台灣的客家鄉親走訪最多的香港圍屋,是崇正新村的慎德居。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一千呎以上的房子,就被稱為豪宅了。但是在元朗,卻有數萬呎的大宅被丟荒成為「吉屋」,這個超級豪宅名為「慎德居」。

崇正新村是一條以梅縣、寶安、惠州歸僑及1949年前後國民黨軍政教人員組成的雜姓客家村,村內共有5棟建於三十年代,現被列為歷史建築的大宅,包括錦安廬、慎德居、林屋、蘭欽樓和舊差館,當中以梁姓印尼華僑建造的慎德居規模最大。元朗居民稱之為「大梁屋」,樓高二層,共有32個房間。

如果以1930年梁先生購入宅基地算起,慎德居經歷了近百年滄桑。1934年,他從梅州蕉嶺聘了近五十個泥水匠來港,絕大部分建材亦從鄉下運來,歷時兩年多,耗資2萬港元。大宅的巨杉橫樑精雕細琢。廳堂、天井、屏風、廊道……客家傳統建築常見的元素應有盡有,堪稱大陸客家民居落戶香港的代表作。

香港的另一個圍屋大宅是蔭華廬。上個世紀初,旅日華僑潘君勉發達之後,在家鄉廣東梅縣南口鎮建有一座潘氏蔭華廬,在寄居地香港元朗凹頭也建有一座「款式相同」的蔭華廬,這是唯一一幢單一民居被香港政府列為一級文物的歷史建築物。

WeChat 圖片_202106181731138.jpg

WeChat 圖片_202106181731139.jpg

坐北朝南  家國情懷

香港圍屋與大陸相比較,還有一個特色。客家人蓋房子,傳統上是坐北向南。但新界圍屋如慎德居、郁青別墅等,卻是坐南向北,寓意「北望神州」,讓子孫後代胸懷祖國,不忘自己是中國人。

說到圍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建材。在西式水泥(香港稱青泥)沒有發明和普及之前,客家工匠就地取材,採用黃土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作粘稠劑,以竹片,木條作筋骨,夯實成為沒有鋼筋混凝土但卻異常堅固,足以抵擋風侵雨蝕的圍屋。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