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笙:對美國黑人命案反映出的種族問題思考

2021-06-29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6-29 at 12.42.18.jpeg

近日,因謀殺非裔美國人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而被定罪的美國白人警察德里克·肖萬(Derek Chauvin)被判處逾22年徒刑。明尼蘇達州總檢察長埃里森宣稱,肖萬是「有史以來被判最長刑期的警員之一」。

這起轟動世界的命案,去年引爆了全球範圍的「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香港譯為黑命貴運動)反種族歧視示威。抗爭的怒火更席捲接近一半的美國國土。

事情的起因簡直微不足道,沒有人料到驟然釀成美利堅難以承受的政治風暴。事發2020年一個傍晚,46歲的佛洛伊德在一家名叫Cup Foods的雜貨店買了一包煙。店員懷疑他支付的20元美鈔是假幣,隨後報警。

視頻顯示,趕來的警員肖萬把佛洛伊德按倒,膝蓋頂住其頸部8分鐘46秒。進入第六分鐘時,佛洛伊德不再掙扎,也不再呻吟。當時有路人讓警察檢查其脈搏。但白人警官並沒有移開跪在他脖子上的膝蓋。佛洛伊德給這個世界留下的最後一句話,就是「我不能呼吸」。

一切似乎是命中註定。佛洛伊德其實是該雜貨店的常客。店主邁克說,佛洛伊德人很友善,是好主顧,從來沒惹過麻煩。但是出事那天他恰好不在。報警的店員很年輕,還不到20歲。懷疑假鈔報警,只是遵循店規。

看似偶發的意外,卻勾起人們揮之不去的歷史回憶。且不說美國立國早期,白人殖民統治者販賣黑奴的罪惡。上世紀,美國因種族關係引發的騷亂頻仍。譬如震驚世界的1962年密西西比大學騷亂。1967年的底特律騷亂事件,造成40多人死亡,約400人受傷,7000多人被捕。1968年,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田納西州演講時遇刺,全美一百一十多個城市爆發示威、騷亂和暴力衝突。

沒有最暴亂,只有更暴亂。1992年,洛杉磯爆發了被稱為「20世紀最大的種族騷亂」,持續6天,63人死亡,經濟損失達10億美元。騷亂的導火線是警察毆打黑人青年羅德尼·金。一年後,法庭判警察沒有過度使用武力,無罪釋放。明目張膽的不公不義激起眾怒,洛杉磯城當時火光衝天,騷亂在一天之內蔓延到美國20個州。

許多非裔美國人對種族問題似已見怪不怪,無奈無助。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惡性案件包括卡斯蒂利亞(Philando Castile),克魯徹(Terence Crutcher),邁克爾·布朗(Michael Brown)和阿爾頓·斯特林(Alton Sterling)。這些案件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相關執法人員並沒有被繩之以法。

美國作為一個擁抱多元文化的民主國家,卻存在幾乎無法根治的族裔問題。根據最新統計,白人與非裔在2020年的收入差距,竟與1968年時相差無幾。當年馬丁·路德·金遭遇刺殺,民權運動轟轟烈烈,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種族的收入不平等一如既往。

如果查證有關美國司法與刑事方面的數據,不難發現在同樣的法律與秩序之下,白人與黑人的待遇存在差異。例如,非裔美國人在槍擊致死案件中所佔的比例最高。2019年的統計顯示,黑人佔美國人口的14%,但在警察開槍打死人的事件中佔比超過23%。此外,黑人坐牢的數量相當於白人的五倍。2018年,黑人佔全國囚犯總數的將近三分之一。反觀白人,佔美國總人口超過60%,只佔在囚人口約30%。

拜登還在競選總統的時候,曾經形容佛洛伊德之死是「美國歷史的重要拐點之一」。佛洛伊德的妹妹在判決之後感慨,雖然正義得以伸張,但美國在解決種族平等的問題上,仍然有漫長的道路要走。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