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學智:美國灣區如何看待粵港澳

2021-06-30
潘學智
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研究)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6-28 at 16.56.59 (1).jpeg

中美關係鬥而不破,拜登的對華政策不如特朗普強硬,但更積極拉攏盟友抗衡中國。前朝對軍民兩用科技的出口封鎖仍然有效,美國敏感科技企業若要在中國營運亦將須受到審查。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科技創新的火車頭,固然深受其害,不過,同樣專注於高科技領域的舊金山灣區亦受到牽連,無數對外投資計劃因而停頓。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對外開放平台,外資參與尤其重要,在官方的戰略空間越收越窄下,美國商界和民間如何看待大灣區發展? 

美國灣區委員會經濟研究所最近發表報告,分析粵港澳大灣區對他們的作用和意義。自淘金潮起近200年的移民,舊金山灣區是美國華僑聚居地,商貿往來不會斷然停止。在他們眼中,深圳將會發展成三藩市的科技中心矽谷,而香港相當於三藩市的都會區,是企業總部、金融及商務服務中心,也是國際旅客的首航地。宏觀舊金山灣區企業於過去十年的對外投資,它們主要到香港設立區域總部或地區辦事處,到廣東省則建立研發中心和數據中心。雖然外商愈來愈容易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不過它們看重香港為按規則辦事的服務平台。

有意到粵港澳投資的舊金山灣區企業,最可能參與以下三個合作範疇:一、知識產權風險較低;二、能夠提供與公眾分享的開源技術;三、具社會效益的創新。具體而言,最有機會促成灣區合作的產業為氣候變化(如溫室氣體減排、防護海岸的規劃及設計)、潔淨能源(如能源效益、零排放燃料)、醫療服務(如家居機械人、遙距診症)、電動及自動汽車(如研發與測試)、生物醫藥(如治療、臨床測試)和金融科技(如借貸與保險、支付與結算)。 

雖然國際形勢起伏波折,舊金山與粵港澳仍然有雙方互利的科技合作領域。珠三角的製造能力在全球生產鏈難以取代,深圳能夠吸引美國初創企業進行商品化及量產化。香港的法治制度、知識產權保護、大都會生活和英語環境,仍然外國企業及管理層進行商業活動的首選之地。大灣區發展不能缺乏香港的金融服務、資本市場和大學科研,報告認為國安法暫時對香港的商業中心地位沒有太大影響,但長遠而言,中國必須繼續保持香港的中介人角色,維持開放透明的經濟活動,大灣區才能打入環球商業版圖。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大灣區的涉外律師事務,可謂好處多多,開放性更大,包容性更強。利用港深平台為機構和個人打官司,為民眾解難消災。涉外律師們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地辦案,是不同法律制度下的中介人。從6月28日開始啟用的跨境律師,一個把月,已見業務開花結果。

    冰凌  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