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輝:外企惡意使用大數據 嚴重威脅國家安全

2021-07-19
黃錦輝教授
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7-19 at 11.08.27.jpeg

「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重點發展目標之一。與此同時,今年三月在「兩會」期間,李克强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重申中國在「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決心。《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對反壟斷明確提出「依法依規加強互聯網平台經濟監管,明確平台企業定位和監管規則,完善壟斷認定法律規範,打擊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等要求。

中央政府言出必行,近期頻頻出擊審查及檢控違規企業,較為觸目的案例包括「螞蟻集團」於去年十月因違犯國家市場規律而被煞停在滬、港同步上市計劃、「阿里巴巴」於四月因「二選一」的壟斷行為被政府重罰一百八十二億元人民幣、「滴滴出行」應用軟件於七月初因觸犯用戶個人私隱法例已被罰即時下架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中央政府的連串嚴厲監控行動反映出大數據分析技術是把「雙刃劍」。一方面,互聯網經濟平台廣泛利用該技術去了解客戶日常生活及習慣,然後進行個人化産品推廣及銷售,從中獲利。但另一方面,企業擁有客戶個人數據,他們可以在客戶不知情地進行其他涉及侵犯私穏(例如政治推廣、散播仇恨等)的活動。

以「滴滴出行」為例,它擁有以下的大數據(一)顧客大數據:「滴滴」只需要輸入顧客姓名,就可以查出他的身份證號、居住地址、工作單位、出行頻率、出行範圍等個人信息。在内地曾乘坐過「滴滴」的人數以億計,因此任何人能掌握「滴滴」數據,便能對中國人民的動態瞭如止掌。(二)地理大數據:「滴滴」充分利用中國幾百個城市的交通狀況、山川地貌、重點設施、醫院出入口等數據,為顧客優化其出行路線。透過這些數據,公司很容易便能分析到内地市民的出行習慣、他們的收入差異及各個城區的人流和物流等資訊。這些都是較敏感的數據,若然落入黑客手中的話,他們便可以肆無忌憚地進行破壞,嚴重威脋國家安全。

由此可見,國家對「螞蟻集團」、「阿里巴巴」、「滴滴出行」等科網巨擘的監管,並非單只是為了「反壟斷」及「維護私穩」,行動是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這憂慮並非中國獨有,例如美國政府近年便大舉向美國科企索取敏感資料。據「微軟」公司透露,它們平均每天收到十宗美國司法部要求獲取個人資訊的密令,一年累積達三千五百多宗。外界相信「微軟」只是冰山一角,其他擁有大量民眾個人資料的科網公司如「谷歌」、「亞馬遜」、「臉書」等,亦曾遭遇過類似的待遇。「滴滴出行」不聽從國家相關部門的勸告,堅持於六月三十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是「滴滴出行」最大投資者,持有公司約20%股份,而美國「優步」(Uber)佔約12%,再者上市後公司將會引入不少外國小股東,形成一股很大的外國勢力。在近年中美貿戰的陰霾之下,令中國政府更擔心的是「滴滴出行」在美國所設的分總部隨時會被美國政府強制提供中國顧客及地理等大數據,若是如此行動無疑對中國構成極大風險。

基於以上及其他科網企業的相關經驗,中央政府制定了嚴謹的監管政策,「網信辦」於七月十日指出掌握逾百萬用戶個人資料的中國企業,若計劃赴國外上市,必須申報網絡安全審查。據悉內地已有兩間企業中國健身應用程式Keep以及音頻分享平台喜馬拉雅FM煞停了赴美上市計畫。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類科網公司可以認真考慮移師到香港上市。在「一國兩制」的優勢之下,公司可以繼續追求它們的國際科創夢。同時筆者建議香港爭取此機會做好我們「國際創科中心」的角色,配合中央「國際國内經濟外循環」戰略,協助國家「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發展局委託項目管理顧問公司Oxford Global Projects的研究發現,近年香港的超大型公共工程項目普遍存在延誤、超支和質素等問題,工程延誤時間平均達34%。
    先進科技對大型項目管理而言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既可控制成本又能提升效率。當局善加利用之餘,更要加強內部對技術的認知和培訓,以免浪費資源,妨礙工程的進度。

    鄧淑明  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