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加勒比海彼岸的客家部落

2021-08-20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WeChat Image_20210820151503.jpg

上星期寫了「一本客家字典的跨國故事」一文,提及客家辭典作者陳志明從廣東移居南美的蘇里南,再落戶歐陸的荷蘭。筆者收到海內外客家鄉親的大量反饋,其中有不少人驚嘆客家人在全球五大洲四大洋「叭叭走」的能力,並問筆者能否介紹客家人在加勒比海落地生根的情況。

筆者為此與蘇里南中華會館會長、《中華日報》前社長李學雄先生做了一次越洋電話訪談,在寫此文過程中更多次互動,為筆者做校勘並提供許多珍貴圖片。香港與蘇里南的時差是11小時,也就是剛好「日夜顛倒」,但李會長還是在百忙中晝夜幫忙,令筆者非常感動。

WeChat Image_2021082015150310.jpg

李學雄會長給筆者傳來許多珍貴的資料。說起來匪夷所思,蘇里南距離中國一萬七千公里,但在這個南美洲邊陲小國,客家人佔該國總人口大約七個百分點(華人佔逾一成)。走在首都巴拉馬利波市中心,隨處可見的中文字和華人超市,恍如置身香港新界。

曾經是荷蘭殖民地的蘇里南,是南美洲華人人口佔比最高的國家。蘇里南是南美洲唯一一個把荷蘭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更是全球唯一把客家話列為法定語言的國家。2014年,蘇里南政府正式將春節定為全國法定假日。

WeChat Image_202108201515034.jpg

由客家人創建於1880年的廣義堂,是南美洲最具規模、歷史最悠久的華僑社團,轄有養老院、慈善機構、中文學校,發行中文報紙,甚至還開播加勒比海唯一的中文電視台。

華人漂洋過海抵蘇里南的歷史,可回溯至十九世紀中葉。資料顯示,第一批十八位華人以勞工合約的方式,在1853年7月2日從同屬荷蘭殖民地的印度尼西亞出發。在長逾三個月的航程中,有四位在途中病逝,其餘十四人於1853年10月20日抵岸。合約期滿時,僅有11人存活,其中八人最後返回印尼,三位自願留下,受聘於政府擔任審批勞工的翻譯。此三位已能說流利當地語言的客家人,便成為最早紮根彼邦的華人。

WeChat Image_202108201515032.jpg

WeChat Image_202108201515033.jpg

其後,在1858年至1870年間,大約2500名華人勞工直接從中國大陸抵埗,大部分原籍為廣東省之東莞、寶安及惠陽縣,均說客家話,也有一些來自福建。蘇里南也因此在歷史長河的流變中,形成了一個以廣東惠陽、東莞、寶安客家人為主體的海外部落,當地人簡稱為「惠東寶」。

香港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着最重要角度。從1865年開始,荷蘭人開辦的「豬仔館」,短短五年之內便從香港招來兩千多名華工,在廢奴政策後為南美洲的種植園與礦場提供苦力。

WeChat Image_202108201515035.jpg

WeChat Image_202108201515036.jpg

由於早期簽契約者幾乎沒有女性,絕大部分的華工與來自印尼爪哇、東印度及當地黑奴後裔共組家庭,形成了如今的蘇里南國民「雞尾酒」原貌。譬如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發動「中士政變」的前總統鮑特瑟,同時擁有華人、黑人、荷蘭人、印第安人、法國人的血統。曾經擔任蘇里南總理後又兼任總統的陳亞先,也是客家人,其父的籍貫是廣東惠陽(註:惠東寶只是一個統稱,歷史上曾經有一段時期,行政上隸屬惠陽地區),母親則是混血的克里奧爾土著人。

WeChat Image_202108201515031.jpg

當地客家人把混血土生的華人稱為「半泥鴨」,華僑華人在本土出生的孩子稱呼為「泥鴨」,來區分差異,可謂生動有趣。

1949年後大陸政權易幟,來自中國本土的移民大幅減少。蘇里南客家部落與祖國的親友,除了極少數通過香港還有走動,就像是冰河時期消退後的海島,孤懸海外獨自發展。土生土長的後輩,除了仍以客家話、荷蘭話為母語外,還能講當地特有的克里奧語,以及蘇里南湯加語。

WeChat Image_202108201515038.jpg

WeChat Image_202108201515039.jpg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從九十年代開始湧現大量新移民,除了廣東,最多的是浙江、福建和海南,此外還有少數的東北人及其他省籍人士。

李會長告訴筆者,他是從香港過埠至南美的。他和太太原籍分別是寶安、興寧,早年移居蘇里南與一直生活在彼邦的外婆團聚。他說那時候香港沒有直航,要先飛13小時至荷蘭,然後再飛8至9個小時才抵蘇里南,另一選擇是從香港飛美國再轉飛。

雖飛越萬水千山,如果不是疫情,他和家人幾乎每年都會返港及在大陸遊走,一為商務,二是慰解思鄉之情。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