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昌:香港不是戰場,應速回歸商場

2021-08-26
劉瀾昌
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
 
AAA

2323 (22).jpg

東京奧運結束了,殘疾人奧運會又開始。筆者又追無線了,令人欣慰的是,TVB的熒屏上不但有精彩的節目,而且很有相當多的客戶廣告。說實話,一般家庭觀眾,在屋企睼電視,唔多鐘意廣告多,因為廣告斷了節目的連續性。所以,這也是傳統電視與互聯網視頻競爭的弱項。但是,一想到眼前還是疫情困城前景還是不明朗之時,熒屏上的廣告往往也是經濟的晴雨表,於是乎,也就「見獵心喜」。這,也不單是無線值得高興的事,也應該是全港市民值得高興的事。

筆者還聽到的好消息是,裕華國貨近期市道暢旺,營業額還高過2019年修例風波之前的最高水平。相信,香港的經濟實力還在,市民一有信心,消費意欲也就大增。當然,政府派發的消費券,也有刺激作用。然而,最根本的還是,社會政治穩定了,香港要逐漸走回正軌。

正軌是什麼?就是一心一意「搵錢」,而不是去攬炒。香港是一個經濟城市,香港的生命在於發展經濟,香港不是戰場,搞政治惡鬥不符合香港人的利益,不符合財團的利益,也不符合中產的利益,不符合基層草根的利益。在攬炒年代,還有人要搞「顏色經濟圈」,這不是蠢到加零一。「同溫層」消費,不是自己斬了一大半客?

可笑的是,黑暴已經過去,但是還有些人的思維還是「唔化」,還是停留在過去。例如,那時候,有人搞什麼「抵制TVB」的戰線,每天記錄TVB的廣告商,然後把它們放上網公審、抵制、威嚇。香港本來是全球經濟自由度最高的社會,商業行為應不受政治主張所影響,政府也有責任區維護市場的正常秩序,但是還是被這些人鑽了空子。但是,相信在香港恢復正常秩序過程中,政府也會正常執正去做。

可笑還有,除了用這些下三濫手段「作野」,還有人舞文龍墨,說什麼「TVB本身就是一部如長篇連續劇般的歷史,曾經是構成香港人文化生活的主體之一,至今卻成了保守、反動甚至邪惡的代名詞。回顧TVB的歷史,就是回顧香港共同體在半個世紀裡的生死愛恨」。「TVB從失去「建構香港身份認同」的光環,到被民間視作敵人妖魔,那不僅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更折射了香港人共同體想像的演化和更新」。

在舊中國,新文化的旗手魯迅先生在與邪惡、反動文人筆戰時,曾指那些人「拉大旗做虎皮」。上述這些文字,也真夠牛逼兇兇。筆者一家人和多數市民一樣,依然賞心悅目觀看TVB的節目,尤其是奧運期間。說實話,香港當下有哪一個媒體,能夠在「構成香港人文化生活的主體」中超越無綫電視台?至於,說到其被民間視作「敵人妖魔」,真是得啖笑。事實上,就是不同意那些攬炒香港的惡行而已。說人家是「敵人妖魔」,豈不是將自己變成全香港人的「敵人妖魔」?

香港再不能搞那些無謂的政治鬥爭了,還是「搵錢至上」吧。香港不是戰場,香港要盡快回歸商場為要。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