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母卡爾文森號停靠日本 袁鶴齡:三目的

2021-09-03
 
AAA

106170219.jpg

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睽違18年,8月28日再度泊靠日本橫須賀基地,美國同時部署第7艦隊與第3艦隊於西太平洋,引起關注。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袁鶴齡接受中評社訪問分析,美國此舉或有三個目的,包括穩定印太戰略盟友信心、威懾中國以及回應中國《海上交通安全法》。

袁鶴齡,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政治學博士、美國俄亥俄大學國際事務碩士、東吳大學政治系學士。現任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逢甲大學EMBA兼任教授、中華台商研究學會理事長,曾任台中科技大學教授兼國際事務長等職。

美國海軍核動力航母卡爾文森號停靠位於日本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的橫須賀基地,該航母隸屬美國第3艦隊,平時不以該基地為母港,駐日美海軍對外表示,卡爾文森號停靠目的是補給和維護,短時間停留後就駛離。但美軍同時部署第7艦隊與第3艦隊軍力於西太平洋,仍引起國際關注。

針對美軍動作,袁鶴齡表示,就實際狀況來說,美國沒有道理同時部署兩支艦隊的軍力在單一地區,當然表面目的或許只是單純補給和維護,但背後的戰略及政治意義,顯然是在針對中國而來。

袁鶴齡認為,主要有三個目的,第一先從時間點來看,航母停靠至日本剛好就在美軍撤離阿富汗,導致中東政局混亂之際,觀察普遍認為,美國撤軍阿富汗之後,未來將轉移強化印太戰略軍事布局,卡爾文森號駛入日本橫須賀基地,有相關聯的宣示意義。

此外,由於美國撤軍阿富汗亂象連連,短期內也影響盟友對美國的信任,為了避免印太戰略鬆動的可能,美國海軍派駐航母到西太平洋區域,可望提振區域盟友的信心。

不過,袁鶴齡說,美國要提振盟友的信任,重點應是在於,軍隊撤出阿富汗之後,如何快速讓阿富汗亂局恢復穩定,而非立即性的展開軍事行動,此做法的效益相對有限。可是,美國的印太戰略也已形成了,區域國家跟美國也有集體安全的牽連,所以印太戰略即便有不穩定風險存在,卻也微乎其微,美國派航母進駐,仍可產生正面效果。

第二是用以威懾中國。袁鶴齡說明,根據媒體報道指出,卡爾文森號停靠日本的前一周,中美才重啟軍方通話,是拜登政府上任來首次與中國軍方進行熱線通話,意味着美國軍政有意恢復跟中國的溝通機制,達到降低誤判的效果,這當然跟阿富汗撤軍也相關聯。

袁鶴齡說,可是美國一方面也不能鬆懈對中國戰略制衡,雖然希望恢復雙邊軍事溝通管道,但抗衡層面仍須維持,就如同外交政策的兩手策略,有蘿蔔及棍棒,雙軌並行,因此美軍派駐航母駛入日本,並同時部署兩支艦隊的軍力在西太平洋,就是在向中國釋出訊號,軍事對抗不會停歇。

第三則是回應中國近期通過的《海上交通安全法》。袁鶴齡指出,北京通過《海上交通安全法》並於9月1日起實施,要求5類外籍船艦進入中國領海時,必須通報。包括潛水器、核動力船舶、載運放射性物質船舶、載運散裝的油類、化學品等有毒物質船舶等。

當中對「核動力船舶」的限制,外界普遍解讀是在劍指美國,袁鶴齡表示,據媒體報道指出,全球僅有美、法兩國擁有核子動力軍艦,因此中國立法抑制美國在印太區域周邊軍事行動的意圖明確。如今美國派出核動力的卡爾文森號停駐日本,叫陣意味濃厚,顯然是在挑戰《海上交通安全法》。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