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嶺:德國下屆政府將面臨哪些挑戰

2021-09-29
張介嶺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成員、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
 
AAA

 shutterstock_526234636.jpg

9月26日,德國大選結束,來自47個政黨的6211名候選人角逐聯邦議院至少598個議席。

據德國聯邦選舉委員會披露,社民黨在這次選舉中以25.7%的得票率領先其他各黨,聯盟黨的得票率約為24.1%,創歷史最低,綠黨的得票率約為14.8%,自由民主黨的得票率約為11.5%,極右的德國選擇黨得票率約為10.3%,左翼黨沒有突破5%的門檻。

社民黨領袖肖爾茨宣佈:「選舉之夜,而結果也將是肯定的!許多德國選民選擇了社民黨,因為他們希望聯邦政府有所改變,這麼多公民希望我能成為下一屆總理,這是巨大的成功。」

基民盟主席拉舍特則表示,得票最多的政黨籌不一定可以組成新政府,目前並無一個政黨有能力單獨組成新政府,因而需要找出最多共同點,德國可能首次出現三黨聯合政府。

拉舍特與肖爾茨均表示,希望在聖誕前組成新政府。看來,德國新政府組閣還會有一番角逐。社民黨這次只比聯盟黨多了1.6個百分點,如果兩黨堅持不再合作組閣,就必須尋求其他政黨支持,顯然,綠黨與支持自由市場的自由民主黨將成為兩大黨拉攏的對象,而排名第三的綠黨有很大機成為「造王者」。

與特朗普、約翰遜等民粹主義領導人相比,默克爾治國十餘載,執政風格對德國政壇影響深遠,堪稱是理性和穩健領導的典範。作為歐盟的領導羊,下屆德國政府需要的不僅僅是維持歐盟的團結,還需要在對外政策上堅持多邊主義和合作共贏,繼續在推動歐洲一體化和全球化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不管由誰組閣,新任總理都將面臨一系列挑戰。

第一,如何在保持歐盟團結的同時,維護歐盟的價值觀和原則。近年來,歐洲內部暗流湧動,波蘭和匈牙利被指出現了僅保留着民主程序門面的威權或半威權政權,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更是提出了民主「不一定自由」的觀點。歐洲民主與威權主義之間爆發「內戰」,內部凝聚力減弱。

默克爾是位重商主義者,歷來將德國的商業和地緣經濟利益置於民主價值、人權和歐盟內部團結之上,其領導下的德國被批沒有站在捍衞民主法制的前沿,對歐洲的法治危機聽之任之。如果沒有柏林的默許,不可能出現匈牙利的獨裁體制和波蘭的司法獨立問題。

對下屆德國總理而言,在歐洲法院的作用、司法獨立、少數民族權利等基本價值觀問題上,是繼續奉行「默克爾主義」,還是採取更為直接的方法,態度明朗地反對破壞歐盟立身原則的行為,值得關注。

第二,氣候變化挑戰。氣候危機迫使歐盟重新思考社會和經濟議程。2019年12月,歐盟委員會公布了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歐洲綠色協議 」,通過利用清潔能源、發展循環經濟、抑制氣候變化、恢復生物多樣性、減少污染等措施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在2050年前實現 「碳中和」。

然而,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由於受國內資源基本枯竭,開採成本過高等因素的影響,德國仍然嚴重依賴化石燃料的進口。在默克爾政府已決定放棄核能的情況下,柏林如何將對化石燃料的嚴重依賴轉向發展可再生能源任務艱巨,對德國下一任總理而言也將是一大考驗。

第三,如何賦予「開放式戰略自主」更為實質性的內容。去年6月,為了應對全球性挑戰,為中期貿易政策尋求共識,歐委會啟動了對貿易政策的全面評估,時任歐盟貿易委員霍根在荷蘭參議院稱,為應對疫情及疫後經濟復甦,歐盟提出「開放式戰略自主」貿易政策,在商業開放與保護歐洲企業之間尋求適當的平衡。

今年2月,歐委會向歐洲議會、歐洲理事會等機構提交的新版貿易政策報告,就WTO改革、推動綠色發展和數位化轉型、改善夥伴關係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主張。

報告在觸及「開放式戰略自主」時,強調歐盟要自主作出貿易政策選擇,加大開發和使用貿易「政策工具」,以應對國際貿易挑戰,保護歐盟企業免受國際及歐盟內部不公平貿易危害。

迄今為止,「開放式戰略自主」理念尋求實現的目標仍較為模糊,作為歐盟的領頭羊,德國新政府如何賦予這一概念更為具體的意義至關重要。

第四,如何平衡跨大西洋聯盟和對華關係。隨着中國的全球影響力不斷擴大,跨大西洋聯盟不再享有絕對優勢。美國一直在團結德國等歐洲盟友對華採取更強硬的立場,包括共同反對所謂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並在人權問題、出口管制、敏感技術供應鏈迴流、中國海外投資監管等方面協調政策,發出一致的聲音。

毋庸諱言,美德在捍衞西式民主治理模式、應對中國崛起方面有很大共同利益,但這並不是說德國就應無條件支持拜登所謂民主對獨裁之戰。事實上,歐盟尋求戰略自主不僅限於經貿領域。早在2016 年 6 月,歐盟對外行動署發佈的《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的全球戰略》就提出了「戰略自主」願景,希望在安全防務方面減少對美國的過度依賴。特朗普政府決定部分撤軍後,歐洲的防務弱點開始顯露。

拜登政府這次倉促從阿富汗撤軍亦使布魯塞爾感到不安。隨着美國進一步縮減在中東地區的投入和中美競爭加劇,美國外交政策的重心或將進一步從歐洲轉移,促使歐盟改變安全政策,增加防務投資,推動科技創新,深化成員國之間的防務合作,擴大戰略自主能力,維護「歐洲主權」,為保障自身安全承擔更多的防務責任。

德國一直孜孜以求實現歐洲的「戰略自主」。2020年6月,在德國倡議下,歐盟開啟「戰略指南針」進程,意在為歐盟安全和防務政策商討增加政治方向,以期在歐盟國家內部建立統一的戰略文化。而歐美關係出現裂痕正是歐盟心心念念尋求「戰略自主」的直接動因。因此,所謂「戰略自主」,首先包括歐盟不受外來幹預和脅迫而自主執行對外政策,而法德軸心是歐盟能否實現戰略自主的關鍵。

歷史證明,中國的發展對德國是機遇。默克爾任內12次訪華,與中方共同主持了全部6輪中德政府磋商。雙方注重合作共贏,推動優勢互補,中德務實合作和友好交往不斷發展,為雙方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目前,中國是德國第二大出口市場,僅次於美國。

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連續第五次成為德國最大交易夥伴,雙邊貿易總量達2120億歐元。中國是德國重要的出口市場,去年對華出口亦佔德國出口總量約8%,除了汽車及汽車部件外,對華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機械、電子技術和化學產品。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冠疫情之下,出口僅小幅下跌0.1%,其中,大眾、寶馬和戴姆勒每10輛車中就有4輛銷售往中國。

對社民黨或聯盟黨而言,綠黨參與組閣幾無懸念,這給中德關係增加了不確定性。該黨主張生態可持續性和基層民主,其設定的氣候目標減排力度更大,外交方面強烈支持歐盟,稱北約不可或缺,與其他主要政黨相比,對中德和俄德關係更持批評態度。今後一段時間,中德在環保、人權等問題上的衝突或將增加。

對德國而言,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不斷提升,而中德關係平穩向好的關鍵在於德國新一屆政府能否基於獨立自主的正確判斷,從自身利益出發客觀看待差異,理性處理分歧,堅持正確的對華政策。不管是美國,還是歐盟,抑或德國,都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只是有能力的競爭對手,不是水火不相容的敵人,不能受冷戰思維左右,簡單地以同盟關係和價值觀取向選邊站隊,否則,損人不利己,兩敗俱傷。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秦剛星期二也證實,此次訪德主要目的是為即將舉行的第七輪中德政府磋商做準備,是疫情以來兩國首次線下舉行政府磋商,也是兩國新一屆政府的首次全面對接,表明李強即將訪德。

    王緯溫  202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