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龍:評朔爾茨的外交理念

2023-01-17
吳正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AAA

shutterstock_2100123916.jpg

 

德國總理朔爾茨日前在《外交事務》雜誌上發表署名文章,全面闡述其外交理念,認為世界正發生「劃時代的結構性轉變」,並提出在多極化時代為避免新冷戰德國應扮演的角色和遵循的原則。

 

超越大國戰略競爭框架

對於當前世界大國關係,朔爾茨並沒有唱和美國「大國戰略競爭」的調子。相反,他認為這是「一個日益多極化的世界」,「一個多極化世界的新權力中心正在亞洲、非洲或拉丁美洲等地誕生」,這些國家「有權利抓住全球化帶來的機遇,並要求在全球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應該鼓勵這些地區更多參與和融入國際秩序。這是在一個多極世界中保持多邊主義活力的最佳方式」。

朔爾茨強調,德國致力於「捍衞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而不屈服於宿命論的觀點,即世界註定會再次分離成相互競爭的集團」,「德國在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較量中被一分為二承受國家分裂的經歷,使其對新冷戰風險有特別的認識」,「這個世界並非註定要再次分裂成相互競爭的集團」。

朔爾茨寫道,「作為歐洲人,作為歐盟,核心問題是我們如何才能在一個日益多極化的世界中保持獨立」?

shutterstock_2180755107.jpg

德國需扮演三重角色

要在多極世界中保持獨立,朔爾茨認為德國必須扮演好三重角色:歐洲安全的保證人、歐盟內部橋樑建造者、多邊解決全球問題方案的倡導者。朔爾茨強調,「這是德國成功跨越這個時代地緣政治裂隙的唯一途徑」。

作為歐洲安全的保證人,德國政府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修改憲法,成立1000億美元特別基金,以更好地裝備聯邦國防軍。德國將在幾年內確保把GDP的2%用於國防建設。德國打破傳統做法,首次向交戰方提供武器,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第二大供應方。德國還大大增加了其在北約東翼的存在。

作為歐盟內部橋樑建造者,德國力促歐盟給予烏克蘭和摩爾多瓦候選國地位,並重申格魯吉亞的未來在於歐洲。兌現對西巴爾幹地區所有6個國家加入歐盟的承諾,也是朔爾茨個人致力於實現的目標。此外,歐盟必須制定一個務實的、符合其價值觀的移民戰略。在財政政策方面,歐盟已經建立了復蘇基金,這將有助於解決目前高能源價格帶來的挑戰。德國還建議把多數票規則擴大到目前採取一致同意規則的領域,如歐盟外交和稅收。

作為多邊解決全球問題方案的倡導者,德國不但要夯實與西方國家關係,也要加強與非西方國家的夥伴關係,以共同解決全球性問題。

德國扮演的三重角色說明,其戰略重心在歐洲,難事急事煩事也在歐洲,而亞洲和其他地區在其地緣戰略棋盤上居次要位置,德國僅發揮輔助性作用。

rmrb2022110501p32_b.jpg

呼籲西方不要孤立崛起的中國

朔爾茨不同意世界正處於國際秩序兩極化時代邊緣、新冷戰即將到來的看法,也不認同美中對抗。朔爾茨認為,我們正在目睹的是全球化一個特殊階段的結束。

世界經歷了約30年穩定增長,「美國成為世界上的決定性力量,並試圖在21世紀保持這一角色」,而「中國也成為一個全球性角色,就像它在世界歷史早期的漫長時期一樣。中國的崛起並不意味着要孤立北京,或限制合作」。他的文章沒有提及歐盟此前對中國的定義——夥伴、競爭者和對手。

面對德國國內的質疑和批評,朔爾茨毅然決然地訪問了中國,中德雙方在很多方面達成了共識,並確定了重要的合作事項。這說明,中國仍是德國的重要經濟與貿易夥伴,德國不想與中國脫鈎斷鏈。再者,中國是亞洲最大市場,德國已經在中國經營多年,收益頗豐,決不會輕易放棄。

德國與中國打交道的方式在變化

應該看到,朔爾茨的文章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他聲稱,「隨着中國的改變,德國與中國打交道的方式也必須改變」。

與默克爾不同,朔爾茨投入了大量時間與亞洲合作夥伴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上任後,他打破默克爾多年的做法,開年首訪日本,並在與印度的合作關係上投入大量資金。他還訪問了越南和新加坡。與此同時,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去年夏天訪問了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下半年還訪問了日本和韓國,以深化合作夥伴關係。顯然,朔爾茨意在用德國與亞洲國家關係的多元化平衡和對沖德中關係。

目前德國的政策取向是減少對中國依賴,在依賴性較強的領域,如重要原材料、某些稀土或特定的未來技術等方面,德國將拓寬供應鏈,用多元化取代對中國依賴。此外收緊中資對德國投資的審查,如中遠集團(COSCO)以少數股權入股漢堡港一處碼頭,但並不掌握碼頭的控制權,幾乎在同時,德國禁止中國企業收購德國一家半導體生產商。大的趨勢是,德國將收緊中資對敏感和尖端企業的參股或收購。

最後,西方價值觀仍是朔爾茨文章的底色。在涉疆、涉台、人權等問題上,文章照例「抄作業」,重複既定立場,干涉中國內政。

shutterstock_1707139477.jpg

朔爾茨能為國家安全戰略定調嗎?

根據德國政府安排,德國將於今年2月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公布國家安全戰略文件,爾後公布對華戰略文件。總體上看,朔爾茨文章所闡述的世界觀、角色觀、中國觀和中德關係觀是積極面大於消極面,展示了改善兩國關係的積極願望。

然而,德國是「一國三公」,政府內部矛盾重重,觀點不一。外界有理由懷疑這篇文章能否為即將頒佈的德國國家安全戰略和對華戰略奠定基調。最終出台的文件是反映朔爾茨的「鴿派」理念,抑或展現綠黨掌控的德國外交部的「鷹派」強硬立場,還是兩者皆而有之,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美聚焦》

延伸閱讀
  • 秦剛星期二也證實,此次訪德主要目的是為即將舉行的第七輪中德政府磋商做準備,是疫情以來兩國首次線下舉行政府磋商,也是兩國新一屆政府的首次全面對接,表明李強即將訪德。

    王緯溫  202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