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渤:北部都會區規劃是高效還是搞笑?

2021-11-01
鮑渤
資深傳媒人, 香港傳媒主筆協會成員
 
AAA

  j.jpg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佈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出跨任期的北部都會區發展大計,一時間獲喝彩無數。有媒體稱「回歸以來最令人矚目的施政願景」、「首份敢於衝出深圳河以北的《施政報告》」。網媒《思考香港》也高度評價,說無論以任何標準來衡量,此舉都堪稱大手筆,規模不僅遠超開埠初期英國殖民者大興土木的「女王城」,氣勢亦完勝上世紀下半葉港英政府推動的「衞星城」。
 
正當建制陣營多數人「拍爛手掌,有讚無彈」之際,林鄭月娥可能喜形於色飄飄然,日前在一個論壇上引爆一個令人目瞪口呆的秘密。原來全城盛讚的北部都會區,只是林鄭月娥和一位不久前加入政府的教授「兩個人用了四個月搞掂」的功課。
 
這樣一個百年大計,竟然如此兒戲?儘管事後有些時事評論員口誅筆伐,筆者沒有出席該次論壇,但覺得難以置信,專門查證政府網站刊登的新聞公報,林鄭月娥當日的原話是:基本上是我和他二人「黑箱作業」做出來的。
 
雖然林鄭月娥說到黑箱作業時用了引號,想幽默風趣一把,但公眾恐怕笑不出來。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的張志剛撰文說「不知如何形容,是轟天動地,還是鬼斧神工?還是女媧煉石呢」?
 
規劃需要嚴謹和系統的科學論證,斷不可馬馬虎虎。記得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經說過,「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中國經濟民生能夠高速發展,中央政府「五年規劃」的科學編製及有效實施至關重要。
 
所謂「五年規劃」,是中國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藍圖和行動綱領。自回歸以來,香港已先後納入了國家的三個「五年規劃」,包括十二五、十三五,以及正在進行的「十四五」規劃(2021至2025年)。
 
普通港人或許不太了解大陸政府的規劃流程,筆者不妨藉此機會給補補課。中國大陸每一個「五年規劃」都動用數千專家反覆推敲論證其可行性及前瞻性。這是一個痛苦和難產的過程。以十四五規劃為例,逾六萬字,從2019年底就開始醞釀,由中央財辦、國家發改委委託60多家高端智庫,就37個重大課題開展研究,最後形成大約130份報告,供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專題討論。
 
2020年8月,政府還在網上徵求意見,這是中央全會文件起草史上的第一次。有關部門從逾百萬條網絡留言中梳理、歸納、整理出大約一千條。這樣操作之目的,是實現「頂層設計與問計於民的結合」,是中國式民主的具體表現。
 
僅僅在兩個多月前,林鄭月娥還在特區政府主辦的十四五規劃綱要宣講會上強調,國家規劃的內容「一字值千金」,可見她很清楚這幾萬字的確「粒粒皆辛苦」。但不明白的是,按照北部都會區規劃,將投入現有財政儲備一倍以上、涉香港大約三成人口和四分之一總面積,徹底打破了近二百年來香港「南重北輕」的城市空間格局。這樣一個百年大計,竟然「兩個人用了四個月搞掂」。
 
林鄭月娥的自爆是宣示自己很能幹嗎?很多人說林鄭性格好強「認叻」,「年年考第一」,語帶貶意,但筆者不認為這是問題。林鄭月娥當年做司、局長贏「好打得」之譽,應該不是浪得虛名,而是憑實力。況且,香港歷經政治風暴多年,百廢待興,如果真能出個類似戴卓爾夫人、默克爾的「港版鐵娘子」,也是香港之福。但問題是這個宏偉藍圖畫得太草率了吧?
 
內地時下流行的一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林鄭月娥對傳媒說「欲速則不達」,爭取在15年內完成北部都會區,不可操之過急。但特首規劃香港百年大計卻是「二個人四個月完成的黑箱作業」,不知有沒想過欲速則不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