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香港需要「投票率脫敏」

2021-12-17
路易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
 
AAA

 A.jpg
2021立法會選舉即將到來。說來也奇怪,這次選戰最大的話題不在誰贏誰輸,而在投票率高低。北京、港府對今次選舉投票率很看重,這從近期輿論攻勢即可看出;另一邊泛民陣營也很在意投票率,不少政客希望利用投票率來打擊選舉改革的成果。

首先,這次投票率為甚麼一定會低?

歸結起來,主要四點原因:

一, 香港政治氣氛由激烈轉為平淡,社會參與政治的熱情必然降低。
二,泛民陣營在一次失敗的政治運動後士氣低下,幻滅感嚴重。
三,激進派鼓動市民杯葛選舉,有人受到影響。四,藍營安全感大增,不再迫切投票。

綜合起來,這場新選制下第一次全港選舉的投票率低是可預計的,尤其與2019年社會動盪下的區議會選舉比較,投票率打對折,甚至折上折都不出奇,這是客觀情況,無需驚訝亦無需粉飾。

第二,投票率高就是好選舉嗎?

不是。以美國為例,自1980年有完整的投票率統計開始,總統選舉投票率最高的一年是2020年,達到了66.7%。但這場選舉怎麼樣?你懂的。美國空耗國力最後只是送走了特朗普,其他也沒什麼建樹。美國選出優秀的總統了嗎?相信民主黨的支持者都心虛;美國的施政變好了嗎?至少現在看不出來。這樣的高投票率選舉,真的是好事嗎?

再看香港,歷史投票率最高的選舉是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投票率達到了驚人的71%。然而,這場選舉的質量大家都看到了。甚至那都不能稱為選舉,充其量是一場情緒的發洩。但這樣的選舉對香港有實際意義嗎?相信社會平復後大家心中有數。

再回到美國大選,歷史最低投票率是1996年克林頓連任時的49%,恰恰是美國近30年來經濟最好、社會最昂揚的時期。實際上,全世界哪都一樣,普通民眾關注的都是日常生活,如非必要,大多數人不願關心政治。只要自己有工開,有飯食,有錢賺,生活好,沒必要費事費力了解社會政策。這是人之常情。所以投票率高不說明選舉成功,反而顯示社會不穩定,人心焦慮。

第三,理論上最好的投票率是多少?

當然,如果反過來說投票率愈低選舉愈成功,那也是強詞奪理。沒有觀眾的球賽當然不精彩。那問題來了,到底有沒有一個最好的投票率?

其實政治是個很複雜的社會行為,理論上是存在門檻的。試想如果一個人連這個地方發展依靠甚麼、需要甚麼、不能做甚麼都不知道,那怎麼決定社會事務?這也是為甚麼一直有政治學者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要提出社會裏不同人應持不同的投票權重的理論。

英國脫歐公投就很有說服力。英國之所以繁榮,當中以其國際金融、貿易、製造等產業貢獻最大,這些都需要留在統一大市場中才有競爭力。然而當政客向選民灌輸英國每週要向歐盟繳納3.5億英鎊,相當於少建多少醫院,少發多少福利後,脫歐派以微弱優勢險勝。

但這些政客沒有告訴你的是,歐盟收了錢之後還會有一部分撥歸英國,比如農業補貼、對英國各個項目和機構的撥款等,結果英國淨貢獻還不到會費的一半。而且每年交這份錢不是白交,他讓英國輻射歐盟6億人的市場和藉助歐盟強大的整體實力而爭取的更廣闊市場,這才是英國的核心競爭力。但有多少老百姓能理解這些?尤其在社交媒體部落化的時代,觀點能自由交鋒嗎?不能。硬核脫歐支持者可能都看不到留歐派的論點,更不要說做出理性判斷。

35.jpg

當然,很難計算每個社會有多少人有足夠能力參與政治。在此給幾組數字,供參考:

一,新加坡時任國務資政李光耀1992年在香港大學發表講話,以斯里蘭卡和蘇聯為例談民主。他提到一個社會需要六七成受過高等教育的中產階級,才能實現一個有意義的一人一票選舉。近年香港的大學錄取率僅為30%左右。

二,在英國最昂揚的時代,能在選舉中投票的人口比例非常小。1830年代,可投票人口只有5%左右。當時規定只限於有40先令以上收入並有自由土地者才有選舉權,但國家的發展和競爭力上升,生活水平提高。直到1928年,英國才落實了全民普選。而這個時代標誌着英國「帝國世紀」的終結。

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2018年發表報告《The spread of true and false news online》指,假新聞在Twitter的傳播速度比事實快6倍。而今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佈的一份調查研究,表明約75%的受訪美國人都高估了自己辨認假新聞的能力。

所以大家應該對這個問題有自己的計算了。

第四,泛民不投票,投票率低了又怎樣?

對北京和港府來說,這是面子問題。辦活動的人當然希望活動有人氣,如果場面冷清的確臉上掛不住。尤其是選舉改革後的第一場選舉,全世界看着,更需要撐住場子。如果投票率低,肯定有些暗淡。

但對於泛民來說,這是實質問題。很多泛民支持者說,這次參選的非建制派候選人都是放棄尊嚴「同流合污」,所以不投。但他們提出的政綱都是實打實的泛民政綱,他們以往的言行就是泛民立場,如果因為他們「杯葛」而敗選,那這條路線在制度內就「死」了。當然,政府施政不會不顧泛民支持者的意見,但泛民陣營也不可能得到制度加持的重視程度了。到時甚麼「六四黃金比例」都是吹,這就是選舉政治的殘酷。

按照本次入閘的非建制派候選人往跡觀察,泛民大黨原本有很多人可以出選,但他們自廢武功,落得泛民只剩十幾人競爭。如果再煽動支持者不投票,那就是揮刀自宮了。

資深泛民成員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民主黨元老、前立法局議員李華明和民主黨副主席梁翊婷冒着被黨處分的風險,以個人身份支持兩名非建制候選人狄志遠和潘焯鴻。說明有政治智慧的人已經看不下去了,而黨的高層還在掩耳盜鈴。實在令人唏噓。

所以,香港如今需要「投票率脫敏」。選舉改革就是打破「對抗政治」,就是剔除極端勢力,而投票率低政府也有所預計,說清楚就好了。泛民陣營也應當意識到,製造低投票率,的確會傷北京的面子,但更傷害自己的利益。「殺敵八百,自損一千」。都是成年人,剩下的留給大家自己做決定。

而且投票率低,給社會一個心理準備就好了。按照2019年區議會選舉71%的投票率和泛民建制57%比41%的得票比例,即便泛民支持者都不投票,投票率還有30%。就算氣氛再低迷一點,20%,其實又怎樣?選舉的目標是要達到善政,如果此目標達到了,那投票率就不算甚麼了。

說到這裏不得不說三種「投票率過敏」的現象:

一,內地學者田飛龍提出要以地區直選,功能組別和選委會三界別的投票率混合計算,加權出「總和投票率」,體現投票率高。最終貽笑大方。

二,港府公佈投票日公共交通免費。然而票站就在社區,步行即可到達,交通費和投票二者毫無聯繫。而且一日免費交通更可能促使市民出遠門郊遊,更可能讓原本搖擺者放棄投票。

三,為說服泛民支持者投票,某建制派大佬在報章說出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話:如果建制派全贏,有違中央要求,大家應特別支持一下非建制派。難道泛民建制都出現「生命大和諧」了?

此三種用力過猛的現象都顯示在北京、港府和建制內部,都有人過分在乎投票率,結果過猶不及,被對手利用作為以投票率打擊選舉最為有效的證明,實屬不智。

至於12月19日,筆者只希望大家不要聽其他人講甚麼,自己判斷,自己決定。能讀到這裏的都是理性人,那就利用好自己的權利,盡自己的社會責任,做出自己的選擇。

編按:2021立法會選舉候選人名單:https://www.elections.gov.hk/legco2021/chi/introduction.html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劉業強希望各位市民特別是鄉郊居民,能夠在12月10日星期日的區議會選舉中把握手上的一票,投選心儀的候選人。

    劉業強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