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立:培養正面價值觀 締造積極向上的文化

2022-01-05
張卓立
自由身媒體及戲劇工作者
 
AAA

 shutterstock_667327660.jpg

新的一年,通常大家都會祝賀身邊的朋友在新一年要「生活愉快」。這句話說得容易,要做到卻是有點難度。

「快樂」對於兒童和青年來說本來是必備,尤其在香港這個物質充裕、注重社會福利的環境下,兒童在父母師長照顧下,本應可以過無憂無慮的生活,但不幸地事與願違。香港教育局的專家在2022年伊始發表網誌,指精神病患是學童自殺的關鍵因素,局方舉辦研討會和工作坊,推動學校人員識別和支援有自殺風險的學生。事實上,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調查顯示,本地15歲或以下的自殺率由2019年的0.7升至2020年的1.3,升幅近倍。

年紀輕輕就出了情緒問題,還選擇結束生命,的確值得關注。另一個極端,就是選擇消極的「躺平」生活態度,同樣不可忽略。

的確,香港社會放在青少年和兒童的壓力實在太大。多年以來,每逢暑假,家長都爭先恐後為準備升讀中學的孩子報讀名校,雖然社會常有聲音指,這種狀況並不健康,但場面始終一次又一次地重演。在派位結果公布時,有人滿意有人不滿意,獲取錄至心儀學校的,家長和學生固然興奮。至於未能如願的,卻難過不堪,似是失去了前途。可是,並不多人意識到,孩子無論如何仍然得到升學機會,也將可期待認識到新老師和新同學,而這並不是全世界的兒童都可獲得的。

壓力和現實局限是客觀,但取態卻是每個人可以自主控制。社會急功近利之風熾盛,鼓吹人們着眼於一時得失,或者更實在地說,一時的面子、一時之氣。

同一天空下,有人即使長期面對困難和壓力,快樂隨時可以在他們身邊出現。有照顧弱能子女的家長分享,雖然照顧兒子有時候感到力不從心,但當看到他左手拿着一排巧克力吃,右手拿着一包檸檬茶喝,面露甜絲絲的笑容,當家長的馬上感到寬慰,之前的辛勞一下全消。

急功近利之風讓人們錯失美麗風光,好強爭勝的傾向致使思想態度走向偏鋒,使眼前機會白白流走,不能放遠眼光。社會經常提倡關愛文化,關愛的本質,除了是聆聽,同樣不可忽略的是給予希望,給予欣賞,用正面的態度歷經波折。各人際遇有所不同,有年少得志者,亦有大器晚成者,並不能以一時運氣評論一人往後的成敗,這是社會應該加以提倡的。

本欄經常提到的「文化」,不管是建築、風俗、娛樂、藝術,當中一定是包含了人們集體的價值觀,我們不難看到,許多燦爛的文化成就,背後是前人堅守信念、久經磨練,不知度過多少不如意的情況下而孕育出來的。一個社會擁有正向積極的文化,就可感染各人的心靈,凝聚成一束束光芒,創造各種姿彩。
過去兩年的疫境,正好使社會放下急進好強,期望新一年,香港能培養正面價值觀,締造積極向上的文化,使下一代能夠成為一位位能夠逆風而行的少年,告別負面失落的情緒。

作者電郵: cheung_cheuk_lap@hotmail.com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