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澳門模式」抑或自由搏擊?

2022-01-24
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AAA

 shutterstock_1286872768.jpg


再過兩個月,就是五年一度的香港新一屆行政長官選舉。尤記得上一屆,多名熱門人選在這個時候已經先後提出請辭,甚至是宣布參選。可眼下距離2月15日的特首選舉提名期展開不足一個月,仍然沒有人表態參選。

熱門人選之一的現任特首林鄭月娥,近來在疫情記者會上經常被問到競選連任問題,但一直含糊其辭,既沒說放棄連任,也沒說希望未來五年繼續服務港人云雲。

另一位大熱門——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對是否捲土重來也同樣不置可否。他上星期接受港媒專訪時只表示會繼續服務社會及國家,又指與其猜測誰人參選特首,「香港人倒不如問一個問題:在目前的情況下,香港需要一個什麼樣的特首?」

當然,林、梁沒有表態,並不代表他們沒有興趣。梁振英在最近媒體訪問中聲言,下任特首最重要的工作是做好「內交」工作,藉助中國發展重振香港經濟,就被政界解讀為有意借談論治港理念提高自己在中央心中的分量。林鄭上周出席新一屆立法會大會時拋出未來兩大治港遠景宏圖:北部都會區細節和改組三司十五局,也間接反映了她強烈渴求連任的意願。

如今兩人皆對是否參選特首大賣關子,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北京當局至今還未拍板公開祝褔某一位「真命天子」,若太早暴露意圖,反而會出現反效果。事實上,近來已有消息指出,由於特區政府近來收緊防疫措施至年初三(2月3日),期間一切大型活動全部取消,中央心儀的特首人選很可能會在年初三後才對外宣布參選。

但另一邊廂,一些有意參選的「黑馬」,已有人悄悄組隊,為特首跑馬賽做好準備 。

目前來看,有多匹「黑馬」正蠢蠢欲動有意角逐特首一職,背後都有着不同勢力暗中角力。這些坊間流傳的「黑馬」,包括了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世衛前總幹事陳馮富珍、香港大學校委會前主席李國章、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金管局前總裁陳德霖等。這給北京帶來了一個難題:今年的特首選舉到底應該採用澳門的「一人模式」,還是香港的「自由搏擊模式」?

所謂「澳門模式」,即「一人候選,一人當選」。如本屆澳門行政長官選舉只有賀一誠獲得足夠提名「入閘」,然後以超過選舉委員會全體委員的半數當選,整個過程都不存在競逐者。

相比之下,香港九七年回歸以來,除了第二屆董建華連任時自動當選,其他數次特首選舉皆是由多人競爭,有些過程甚至相當激烈。

北京去年修改香港選舉制度後,參選人必須同時獲得選舉委員會內五大界別各15張提名才能入閘參選。由於由全國人大政協和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組成的第五界別,牢牢掌握在北京手中,有意參選特首的人若沒有獲得北京祝福,將無法入閘。從北京的角度來看,今年特首選舉採用「澳門模式」有不少好處。

其一,今年是香港回歸25周年,按照中國人「逢五」和「逢十」高調紀念的傳統,中央領導人今年7月1日前後很大可能會訪問香港。今年港府全年的重頭工作就是確保香港事務穩穩妥妥,不要出任何差錯。只有一人「入閘」參選,然後自動當選,既省事,也可以令該名「真命天子」高票當選。

其二,假如特首選舉容許兩人競爭,建制陣營就會分成兩大派系,無可避免地重現2012年「唐梁之爭」和2017年「三人對決」建制派撕裂的局面,這對香港未來發展並無益處。

不過,大部分港人已經習慣了激烈的特首選舉。若今年特首戰有數名候選人,大家通過選舉比拼政綱,爭取選委和市民的認同,將有助當選人日後執政的認受性。

事實上,今年是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也是《基本法》保證香港「五十年不變」的下半場,在「一國兩制」運作中具有承先啟後的重大意義。既然剛剛過去的立法會選舉每個席位都有競爭,特首選舉似乎也沒有「躺平」的道理。

進一步說,若新一屆特首選舉戰能夠「君子之爭」,展現香港「優質民主」的一面,對提高中國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形象也大有幫助。有意思的是,北京在香港立法會選舉之後旋即發佈《「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盛讚香港新的民主選舉制度具有公平競爭性,似乎暗示了今年的特首選舉仍會是多人競爭。

「澳門模式」?抑或自由搏擊?在未來一兩個星期就會揭曉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延伸閱讀
  • 新選制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不僅是說已定立的新選制須在較長時間保持穩定,而且要求將來實行雙普選也要貫徹新選制所確立的「愛國者治港」原則要求,進一步彰顯新選制的優勢和特色:包括廣泛代表、政治包容性、均衡參與性、公平競爭性,確保通過選舉反映民願、集中民智、為民謀福,有利於維護行政主導,提升管治效能。

    楊華勇   202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