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港人怎麼看俄烏戰爭?

2022-03-07
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AAA

 34.jpg

俄羅斯和烏克蘭爆發戰爭,連日來引發全球各地民眾高度關注。在香港的社交媒體上,也充斥着一股熱烈討論,而且為數不少的人都拿2019年香港發生的反修例運動作一番比較。不過因為政治立場差異,不同香港網民對俄烏事件的關注焦點大有不同。

其中,一條據說已被證實是造假的短片,近來在民主派陣營的圈子廣為傳播。該條短片講述一位要留守戰場的烏克蘭父親淚別妻女,凄厲的畫面讓觀看的泛民支持者心有戚戚焉,更加堅信三年前的抗爭運動是正確的。

譬如,有一位民主派媒體人在臉書專頁貼上這則短片鏈接時就寫道,「作為香港人,看到這些畫面……怎會無動於衷呢?的確,都是很無助。」截至剛剛過去的周日,這則帖子已有近5000人點贊,230多人分享。

另一邊廂,香港建制派陣營則熱傳2019年香港反修例期間,一名年輕的女示威者在某家外媒面前的訪問。

當年8月底,香港示威群眾發起「遍地花開」放映會,在20多個聚集點播放由烏克蘭、美英聯合製作的紀錄片《烏克蘭自由之戰》,片中紀錄了2014年發生在烏克蘭的示威抗議。一名看完紀錄片的港女在接受英國BBC採訪時,一邊擦眼淚一邊聲淚俱下地表達了對烏克蘭的羨慕,「希望香港能像烏克蘭一樣有好結局。」這一短片當時在網上引起了一股熱傳。

時隔三年,香港建制派人士在最近一周又紛紛拿出這一條短片分享,諷刺說事實勝於雄辯,希望當年那位女孩能深刻認識到西方「顏色革命」送來的是死神戰亂,絕不是自由和尊嚴。有一些建制派支持者甚至認為,事件反映香港還必須做更多的工作,「例如儘快就《基本法》23條立法,堵塞境外反華勢力的滲透渠道。」

在當前信息爆炸的新傳播時代,人們接觸信息的渠道、內容、數量都比以往大大增加。諷刺的是,在技術的幫助和主觀的選擇下,愈來愈多人反而生活在一個「同溫層」,只是不斷接受強化本已持有的觀點,愈來愈排斥相反的立場。建制和泛民陣營各自片面地接受有利己方觀點的信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對泛民陣營來說,他們在大談理想主義的同時,往往忽略了現實主義,對國際局勢的認識出現嚴重的局限。正如很多烏克蘭人相信當他們和俄國發生衝突時,美國、北約一定會出兵保護烏克蘭。在香港,直到現在為止,仍有不少民主派人士天真地認為一旦中國大陸欺負香港人,歐美政府就會出手幫助他們。他們似乎不知道政治的現實是殘酷的,政府永遠是把自己國家的國家利益放在最優先的位置考慮。

事實上,環顧俄羅斯周圍的大多數中亞國家的首都,與俄羅斯之間的距離都很近;如烏克蘭首都基輔到最接近的俄羅斯區域,兩者之間就只有約170公里的距離,意味着烏克蘭很輕易就暴露在俄羅斯的軍事威脅之下。香港與中國大陸的深圳相互靠近,用烏俄兩國的距離這個概念來看,一些港獨分子提倡的港獨主張簡直是天方夜譚。

與泛民陣營的天真相反,建制派陣營理性之餘,卻過於強調利益,欠缺了理想主義的人文關懷。以這次俄烏戰爭為例,戰爭對所有平民而言都是悲劇。過去幾天,各地網民多表達了對和平的訴求。可一些親政府的香港網民出於國家利益的計算幸災樂禍,甚至公開嘲笑要「免費收留」烏克蘭年輕的美女,結果引發眾怒。

又如近年的香港政治問題,香港與大陸過去10多年不時發生衝突和矛盾,本來是小事一樁,但部分建制派人士出於個人利益的考慮,不但視若無睹,未向中央反映真正民情,反而配合各種政策,令香港人倍感壓力。不少掙扎的港人進而提出各種分離主義主張,令北京與泛民及其支持者之間更加難以相互信任,造成今日的困局。

其實,很多事情根本沒有絕對的對錯,正如不同的人望着半杯水,有人看到空的那一半,有人看到的是有水的那一半。換個角度從對方的位置思考問題,往往可以輕易地解決問題。但建制和泛民多年來一直過度地生活在自己的「同溫層」,以致兩者之間的矛盾無法解開。

若大家能夠換位思考,若中央多了解港人的思維,而泛民相信中央的出發點是用心良苦,不去處處挑戰北京在香港的威信,相信很多問題都能夠迎刃而解。很可惜,有些事情是回不去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延伸閱讀
  •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合體」,內地形成8天的「超級黃金周」。高漲的旅遊需求集中釋放,國內旅遊及消費呈現大爆發。實際上,旅者選擇旅遊的聖地無非從衣、食、住、行這四方面考慮,而香港又佔據地理位置、語言等優勢。隨着港府最近也推出「夜經濟」的各項措施來刺激消費,相信這個佳節肯定能帶動經濟、零售業、旅遊業的發展。

    邱帆  202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