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輝:抗擊嚴峻疫情 民間資訊不容亂

2022-03-09
黃錦輝教授
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
 
AAA

 27.jpg

第5波疫情嚴峻,自2月底以來官方公布的確診人數每日俱增,踏入3月更飈升至超過5萬,令人恐慌。與此同時,政府宣布3月內會進行全民強制檢測,並說政府合共有7萬多張隔離病床,以及可以調動「國家隊」人手全力支援;但鑑於確診個案急升,普羅百姓依然非常擔心,質疑本地醫療人手和設施是否足夠應付大量的強檢呈陽性確診者。

社會人心惶惶 增全民強檢難度

在這段時間,城中資訊非常混亂,面對每天從四方八面洶湧而至的資訊,市民往往一知半解,很容易會被誤導,引致社會人心惶惶,情況更每況愈下。人心不平復下,任何政府推行政策只會事倍功半,若現時情況沒有改善,香港政府要落實全民強制檢測必定難上加難。

資訊混亂是典型的公關災難,政府必須設法避免這種災難在抗疫期間發生。對企業而言,要有效地發放商務資訊,需要以客為本,這是傳媒學的基本道理;因此,當政府發放資訊時,也應該先考慮市民所關注或憂慮的問題,資訊內容以釋除他們的憂慮為目標。可是,在第5波疫情期間,筆者卻沒有看到這效果。

2.jpg

設網絡輿情分析中心 釋大眾憂慮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政府差不多每天都舉行記者招待會,會上醫療官員會針對當時疫情發表意見及建議,亦會在有必要時發布官方最新的抗疫政策,讓市民第一時間了解政府的抗疫行動,這安排有其必要性,並且是常用的國際慣例。

然而,醫療官員的發言往往從其專業角度作考慮,對於一般市民而言,未必能夠容易理解內容。雖然如此,有些人仍然不顧對錯,有意無意地在網上高談闊論,釀成全城謠言滿天飛、市民對政府信心動搖。

因此,政府應該盡早把謠言傳播鏈制止,筆者建議政府開設一個「網絡輿情分析中心」,在網上挖掘並分析熱門討論議題(例如有關「抗原檢測」問題),然後向市民解釋,紓緩大眾憂慮。

快測核酸分開記錄 穩定民心

混亂資訊擾民,以下是兩個近期的例子:

例子一:鑑於最近公共核酸檢測站大排長龍,政府馬上修訂確診標準,直接承認「快速測試包」(即自助「抗原檢測」)的陽性測試結果。這方法有效減少輪候核酸檢測的人數,大大減輕政府的壓力,多位醫學界專家都認為做法可取。不過它卻「打開一罐新的蠕蟲」,釀成確診個案數目突然劇增,數目過萬,引起市民恐慌。

這方法的運作原則是「寧濫莫缺」,因此檢測結果難免出現「假陽性」,然而相關政府部門卻似乎不太理會,無差別地把「假陽性」個案視為確診。政府較早前指出,「抗原檢測」只可作輔助用途,結果不能作準,測試呈陽性者必須以核酸方法覆檢,而近日案例總數每日飈升,當中亦包含抗原測試「假陽性」案例。盡管估計數目可能不多,但筆者認為政府有必要向市民好好解釋,甚至考慮把「抗原陽性」與「核酸陽性」分開記錄,如此數字上確診個案便會回落,有助穩定民心。

例子二:新確診標準導致個案過多,政府未能及時妥善處理,因此衞生署日前暫停向「安心出行」程式發放處所「感染風險通知」。從衞生署角度看,這安排可以減輕署方核酸檢測的工作量,讓他們能把緊絀的資源投放在更有需要的病人身上。

安心出行程式 仍有助追蹤個案

不過,不少市民聞訊後誤以為入處所前使用「安心出行」程式已毫無價值,但事實並非如此,「安心出行」程式對抗疫仍然非常重要,因為程式儲存在用戶手機內的行蹤數據,能為政府提供重要的防疫資料,一旦有人證實確診,政府可以從確診者的「安心出行」程式中獲悉其過去30天曾經去過的處所,然後通知相關處所進行全場清洗消毒。

再者,如果用戶使用新版「安心出行」程式(即3.0.2版),政府更可以利用處所「疫苗掃瞄器」所儲存的顧客到訪紀錄,進一步追溯相關的疫情傳播鏈,因此市民不容停止使用「安心出行」,同時政府也要以簡單易明的語言,將這信息告知市民。

總而言之,全民強制檢測事在必行,政府在計劃行動的操作程序時,也要多花心思在公關管理,包括輿情分析及資訊發布,否則在資訊混亂、人民大亂陣腳的情況下,強檢行動便會事倍功半。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經濟日報》
 

延伸閱讀
  • 聯合運作平台(Common Operational Picture,簡稱 COP)可在疫情下,竹篙灣檢疫中心的服務需求驟增,政府應該改善物流,積極使用閒置的資源,如在中心內為工作人員配置單車或高爾夫球車,以便他們更快速地往返,為隔離人士提供更好的服務。

    鄧淑明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