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幼珉:評中美峰會談烏克蘭

2022-03-21
吳幼珉
資深時事評論員
 
AAA

 33.jpg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在羅馬舉行七小時會談,成果之一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視像會議。

峰會期間,兩國領導人各自重申一個中國和台灣等問題的原則立場,從而可穩定中美關係發展;也聚焦兩國在烏克蘭問題的可協調空間,引起高度關注。

烏克蘭將不得不妥協

當前,俄軍已掌握烏克蘭戰場主動權和節奏,烏軍屬於「陪練」角色。

美國通過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在俄羅斯、白俄羅斯鄰國陳兵、發動心理和輿論戰、經濟制裁和外交孤立俄羅斯等手段,應對俄的「特別軍事行動」。

俄羅斯普京出席俄聯邦社會經濟救助會議,發表長篇講話。那是俄面對西方制裁,普京向全國發出的政治動員令。

目前形勢下,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都分別贏得國內多數民眾支持。

俄軍放慢進攻步伐是希望迫使烏克蘭簽訂城下之盟,而不是因爲技術原因。

戰爭持續對當事國乃至歐洲都不利。美國則希望戰事來削弱俄國力,保持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

烏克蘭接受美英等國軍援,俄羅斯則以導彈精確摧毀抵烏的外國武器。

俄正收緊對馬里烏波爾的包圍。殲滅龜縮在那裏三萬多人的烏克蘭反俄武裝,比拿下基輔和利沃夫對俄更具吸引力。

俄國要求烏克蘭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後,然後再實現中立化。俄也不願意放棄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東部。

烏克蘭則希望雙方停火、俄羅斯撤軍、烏克蘭恢復領土完整。

在談判桌上,烏對中立化並無異議,惟提出希望與俄簽訂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擔保協議。

俄打這場仗目的是把美西方從烏克蘭乃至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驅逐出去;俄方較難接受美西方擔保的條款。

俄烏分歧大,烏克蘭萬不得已不會與俄簽約。但現在,烏方已接近「萬不得已」了。

美西方做得太絕而陷於被動

美國至今不承認「顏色革命」和北約東擴屬於戰略誤判。

美國不願意俄烏達成協議,無所不同其極地試圖外交孤立和經濟制裁俄國。做得太盡太絕,也壓縮了美的戰略迴旋空間。

若美國被排除在未來俄烏協議框架外,拜登政府在國內會受到很大的壓力。估計那是拜登主動找習近平溝通的原因之一。

除塞爾維亞外,多數歐洲國家現在都站在美國一方,參與制裁俄羅斯;歐洲也成了地球上獨特的「制裁洲」。

無奈迫對俄制裁,德法意等與美卻有分歧,試圖斡旋,雖力有不遞,仍尋找機會擺脫美國的控制。

阿拉伯世界、墨西哥及南美洲國家、除日韓外的亞洲國家、甚至梵蒂岡都紛紛與美唱反調,成爲烏克蘭戰爭的大背景。

shutterstock_407732266.jpg

中國主動促和,卻不排他

過去數年,美方曾多次在貿易戰、疆、台、港等問題威脅中國;卻總是徒勞無功。

中美國力對比卻愈拉愈近。美方麥克風外交爲世人熟悉,不時也會讓人引俊不禁。

習拜會前,美方「警告」中方若對俄伸援手,會付出「代價」。

中國外交部則聲明反對單邊制裁,堅決捍衛中國及其企業利益。

現在,中俄貿易如常。3月至今,俄液化石油氣對華出口就達7.2萬噸,是2月的三倍多,已超去年全年。

習拜卻還是舉行了視頻會議,反映美國察覺其被動的處境。

中國近月也數度對烏克蘭提供人道援助。繼續發展的中烏關係,讓中國勸和促談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間。


習拜會有「建設性」。雖然峰會無法消除美對中國的敵意,能緩解卻沒能改變國際關係集團化的趨勢;拜登找中國卻反映美國不敢打,又怕丟臉,正在尋找新方案。

霸權主義先聲奪人,新生力量後發制人。

處理烏克蘭危機,中國外交較美國主動。而「勸和」并不排他,不也正是「有理、有利、有節」的表現嗎?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一些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戰略界人士近年開始鼓吹「中國崛起到頂論」,試圖從發展預期層麵塑造中美競爭議題。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邁克爾·貝克利等人認為,由於老齡化嚴重、資源匱乏、財政壓力加大、西方對華脫鈎等因素,中國的發展會在未來數年陷入停滯,中國的崛起將會終結,中國在經濟規模上不會超越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僅難以維持自身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吸引力,也會因為內部的挑戰而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這構成了一種「崛起到頂國陷阱」

    趙明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