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達:十萬幹部大會能穩住經濟大盤嗎?

2022-05-27
李伯達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福山智庫研究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5-27 at 12.03.02 PM.jpeg

5月25日,一場史無前例的全國性會議引發海內外關注。這就是「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無論是主題還是形式,都未登場先轟動。大會的主題顯示「經濟大盤」不穩,形式則是「五級擴幹會」,從國務院到地方的省、市、縣政府領導,甚至縣裏的各局局長及鄉長、鎮長全體參加,參會人員達幾十萬。

總理李克強親自向幾十萬幹部喊話,說了很多大白話、大實話,羅列了一堆觸目驚心的經濟數據,情況「刻不容緩」,要求努力實現「第二季經濟正增長」及「失業率盡快下降」兩大目標,否則「經濟有滑出合理區間的危險」。總理還指出,穩經濟是「重大政治問題」,各地、各部門要在防控好疫情同時完成經濟社會發展任務,防止「單打一」(集中做一件事而不顧及其它方面),迎接中共二十大召開。

今年春天以來,受疫情升溫以及俄烏戰爭影響,工業投資、交通物流、商業消費、出口貿易等全線下滑,尤其是4月份失業率已經創下6.1%新高,還有一千多萬大學畢業生走出校門,就業形勢非常嚴峻。上海長達一個半月的「封城」令很多行業停擺,網上一篇《除了胡錫進,沒人關心經濟了》走紅並引起共鳴,連馬化騰也「啞巴說話」,顯示內地很多民眾對經濟和社會遲遲不能恢復正常的焦慮和無奈。

李克強之所以召開如此規模空前的經濟大會,就是因為經濟形勢面臨燃眉之急,希望各級幹部「動起來」,而不至於層層傳達打折扣,不至於陷入「防疫壓倒一切」。

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判斷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重提「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強調「穩經濟」。但隨春天疫情升溫,尤其是上海疫情失控,官方堅持「動態清零」,並號召「與一切歪曲、懷疑、否定我國防疫方針的言行作鬥爭」,雖然也要求「經濟要穩住」,實際運作仍是寧願為了「清零」而犧牲經濟。

一些地方政府更是以抗疫之名,層層加碼、設卡設限,阻滯流通。這也很難怪基層官員。過度防疫鬧出一些次生災害,官員最多就是受到道德譴責,不會丟烏紗帽。比如上海女護士突發哮喘,因所屬醫院急症室停診而離世,院方當然不需要承擔責任。四川一家醫院違規收治發熱病人,院長、副院長卻雙雙獲刑一年。

防疫與穩經濟當然不是對立的,穩經濟並非意味在疫情面前「躺平」。面對傳染力強、病情較為輕微的Omicron,而且內地完成兩針疫苗接種的比率超過八成,國外又逐步恢復往來,如果仍然刻舟求劍,正如李克強所說「經濟有滑出合理區間的危險」,而且很難拉回來。中共二十大是今年黨和國家的大事,當然必須防控疫情,但如果經濟持續惡化,失業率飆升,社會不穩,也很難喜迎二十大,因此保經濟「也是重大的政治問題」。

「穩住經濟大盤」,其實就是要求地方貫徹國務院常務會議幾天前制定的6方面33項穩經濟的一攬子措施,包括保障貨運通暢,有序增加國內國際客運航班,刺激消費等等。總而言之,這場大會就是為了統一思想,真抓實幹,貫徹政治局會議提出的「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不過,要統一思想談何容易。雖然會議規模空前,但以政府官員為主,不見省委書記等黨務高層。須知道,地方的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由黨委書記掛帥,省長、市長只是執行,他們是否願意「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變「防疫壓倒一切」,處理好防疫與穩經濟的關係呢?

值得注意的是,內地媒體《經濟日報》26日發表署名文章「全面辯證看待當前經濟形勢」,仍然充滿樂觀口吻,而且由新華社全文轉發。文章放在該報頭版,「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的消息只放在第二版。此文也許是為了鼓勵士氣,避免「一團黑」,但也難免令穩經濟少了迫切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今年 12月19日出席香港中國金融協會活動並發表演說。

    劉遵義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