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5周年】香港是否「通街都是大學生」?

2022-06-16
 
AAA

 

回歸6_800.jpg

常聽人說「通街都是大學生」,這個說法是對或錯?

九十年代初香港仍只得3間大學,大學生可謂「天之驕子」,隨著專上教育普及,現時已增至11間,其中4間是在回歸後由院校升格,包括嶺南大學、教育大學、樹仁大學以及恒生大學。樹仁、恒生更是香港首兩間私立大學。

香港大專生、大學生越來越多,根據政府統計,15歲及以上具專上教育程度人口,在 2001年只得16.4%;2011年急增至27.3%;2021年升至34.6%,有228萬人,當中156萬人曾就讀學位課程。

如此大增幅是從何而來?要由2000年說起,特區政府致力增加升學途徑,提升學生學歷及知識水平,推動自資專上教育,讓學生更多機會讀上大學。

政府承諾10年內把專上教育的普及率提高一倍至60%,最終用了5年已達成目標,至2015/16 學年 更增加到 70%。

政府亦同意教統會提出,私立專上學院經適當評審後升格為大學的建議,令自資專上教育在2000年後急速擴展,如今有近30間提供自資課程的院校。

目前全日制經本地評審的專上課程學額約有48000多個,而符合資格升上大專的中學畢業生約為四萬多人,即是人人都有機會繼續升學做大學生。

為更清楚說明升格為私立大學的標準,教育局於2015年公布《成為私立大學的路線圖》。

2018年,恒生管理學院獲准改名為香港恒生大學,是路線圖公布後首間升格的大學。有其他院校亦已表示有意申請大學名銜,相信未來本港的大學會越來越多。

「通街大學生」,有人疑問會否造成學歷「貶值」? 亦有大學副校長認為,大學教育的最終目標,應是任何人想讀大學就可讀到大學。你又怎樣看呢?

 
延伸閱讀
  • 千年以來,古時長安今日陝西西安的城牆見證了歷史變遷,曾經幾度毀於戰亂,又重建復原,牆上至今仍留有斑駁的痕迹。

    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