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宇:回歸25週年香港特區的新政府新篇章

2022-06-28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6-28 at 12.21.28 PM.jpeg

2022年6月19日,國務院任命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26名主要官員,管治團隊的組成,是香港在從由亂到治邁向由治及興的關鍵節點上,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的又一成功實踐。回歸25週年的新征程,「一國兩制」實踐亦進入新階段,新政府必須着手解決現時香港管治的兩大核心問題,一是解決房屋問題,同時通過城市規劃奠定未來數十年的發展,即「明日大嶼」及「北部都會區」;二是後疫情時期香港的經濟恢復,包括《大灣區規劃綱要》提出的八大中心。

規劃都會區解決經濟發展及房屋問題

第五屆政府提出了兩項城市規劃願景,包括《2018年施政報告》提出的「明日大嶼願景」及《2021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香港房屋問題的嚴峻,深受中央關注,早於2021年7月在全國港澳研究會研討會上期盼,香港在國家「兩個一百年」實現時,房屋問題會得到解決,未來不會再有籠屋、劏房,年輕人可以告別「住房難」問題。制訂大型城市規劃計劃,有助解決香港政商總部集中在港島,及市民的上樓問題。

「明日大嶼」項目計劃將於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興建人工島,填海面積達1,700公頃,並通過北大嶼山周邊水域的近岸填海工程、興建策略性交通基建及升級現有道路基建等工程,達致落實「東大嶼都會」的建設——該地可規劃用作興建26至40萬個住宅單位,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從地理而言,「明日大嶼」將與港珠澳大橋發揮協同效應,促進大灣區的建設,亦為香港提供新的城市中心。

「北部都會區」則是首個香港政府考慮與深圳互相配合的發展規劃。港深接壤地區擁有「兩灣一河」的地理形態(深圳灣、 大鵬灣、深圳河),並形成「雙城三圈」空間格局。「雙城」是香港和深圳,「三圈」即由西至東包括了「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和「大鵬灣 / 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香港方面的主要規劃包括發展洪水橋一帶、將北環線延伸至粉嶺,及建設新田科技城。「北部都會區」是香港已發展區的四倍,加上與深圳深度融合,在中長期將切實解決香港的城市擴容與房屋問題。

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是「務實破解香港市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上有更大作為」的一大體現。創造更多房屋供應,是為所有香港市民建立「以香港為家」的意識,並根治香港長久而來的籠屋、劏房等住房問題。

shutterstock_2140772133.jpg

後疫情時期經濟增長須把握國家機遇

「十四五」規劃及《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鞏固四個傳統中心持續發展,即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商貿中心、亞太地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文件亦首次加入提升、建設和發展四個新興中心,即國際航空樞紐中心、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然而,在疫情不明朗的陰霾及港府防疫政策的作用下,上述部分中心的發展並不理想。

未來香港確保在後疫情時期盡快推動經濟增長,必須把握「全國一盤棋」的重要方針,即制訂政策須從全局衡量,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以及國家、集體、個人之間的關係。國家的機遇、市場與發展極為巨大,香港重回正軌之後便是聚焦經濟建設的時間——我們從新政府主要官員可發現五大特點有助實現這一目標:(1) 具有堅定的愛國愛港政治立場、(2) 具有「五湖四海」的聚合性、(3) 具有高素質、專業化的鮮明特徵、(4) 具有強烈的擔當意識和責任心,及 (5) 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

這些新科官員在所屬界別、專業中有多年經驗及突出成就,如今選擇告別原有的事業,亦甘願冒着被外國制裁的風險。筆者在此期盼,高官們奮力譜寫香港發展新篇章,不辜負習近平主席的囑託,不辜負中央的厚望,不辜負廣大香港市民的期盼!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政府要「以結果為目標」,大力打擊違法泊車阻街表現強政勵治,卻對富人多處忍讓寬容,市民反感是理所當然。以立場先行無視富人違法的立法會大黨,處處泛化國安問題,不但令市民對國安法反感,市民的不滿無處宣洩,違法僭建無法解決,只會加劇市民對現屆政府和立法會的不滿。

    姚潔凝  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