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煜:把握國策機遇 推廣紅色旅遊

2022-07-05
何子煜
香港中文大學大中華地區的政府與政治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學生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7-05 at 11.59.31 AM (1).jpeg

(元朗十八鄉楊家村的適廬)

有賴中央政府的鼎力支持、全社會齊心抗疫,香港第五波疫情終於漸趨平穩。各行各業在疫情中備受摧殘,疫後復甦將會是香港接下來最關鍵的議題之一。早前,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討論旅遊發展局的未來工作計劃,議員普遍關注旅遊業如何開拓嶄新產品,以期在最短時間內重新吸引市民和外地遊客來港觀光和消費。除了綠色旅遊、本地社區深度游等市民耳熟能詳的概念,選舉委員會界別陳紹雄議員提出的建議相當新穎,認為可設立「港版紅色旅遊路線」,涵蓋歷史文化古跡和領導人巡港路線,不但推廣新旅遊模式,更可加強青年人的國民身份認同,響應國家主席習近平「引領青少年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的呼召。

「紅色旅遊」早在2004年就成為了旅遊領域的重大國策,旨在加強新時代思想道德建設、弘揚革命傳統,構建了一大批著名的紅色旅遊景點和路線,例如五四愛國之旅線路,烽火盧溝抗戰之旅線路等,逐漸成為內地民眾炙手可熱的旅遊新選擇。而在《十四五旅遊業發展規劃》中,亦提到要建設一大批紅色旅遊目的地。事實上,香港與祖國一直關係緊密,具有紅色歷史背景的景點亦有不少選擇。舉例言之,位於皇后大道中的粵華公司實際上是八路軍駐港辦事處,用於爭取港澳同胞、海外華僑和國際友人對國家抗戰的支持,更承擔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回國、協助地區抗日武裝的任務;位於元朗十八鄉楊家村的適廬,是東江游擊隊和抗日人士秘密大營救的中轉站,營救了何香凝、茅盾和鄒韜奮等著名的抗日先烈。由此可見,香港絕對有充裕歷史文化資源,建設具本地特色的紅色旅遊路線,有助於把握國策創造的旅遊機遇,吸引內地旅客到訪。尤其按照疫情前數字,內地旅客佔整體訪港旅客的78%,相信推廣紅色旅遊能為旅遊業帶來可觀經濟價值。

至於紅色旅遊在加強國家民族意識的作用,則視乎政府是否能擴充紅色旅遊相關活動的多元性和深度。按照過去經驗,雖然政府對交流團的資助不斷增加,但交流機會流於走過場,在經妥當安排的旅遊巴、酒店中度過行程,無助於推動民心相通。政府必須加強紅色旅遊的體驗式教育和研究性學習元素,才能有效做到預期成果。建議政府可參考「百年偉業」主題展覽的成功案例,邀請香港青少年軍成員、香港青年大使,並在各中學招募國情大使,接受培訓成為紅色旅遊導賞員,不但能深度增進參加者的紅色旅遊相關知識,更可發揮青年的正面影響力,鼓勵更多同齡人了解和認識紅色旅遊。此外,建議政府參考大專院校的行程設計比賽,鼓勵中學生甚至大專學生發揮創造力,提出推廣紅色旅遊的獨特建議。這不但能鼓勵參加者以自主研究的態度深入認識紅色旅遊,更能夠將青年的意見轉化為具體的旅遊產品,加強青年在紅色旅遊的參與感、使命感。

香港被賦予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重要使命,其關鍵所在就是同時推動香港與內地、香港與國際、接駁國家與國際的三對關係,而當中加深香港與內地文化聯繫則是迫在眉睫的任務。在國家十四五的豐碩機遇下,香港必須嚴謹地把握國家創造的發展空間、全力配合。除了紅色旅遊以外,兩個一百年、冬奧,香港回歸25週年等關鍵節點,統籌香港的文化藝術界專才加強與內地合作,共同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並全面加強市民對國家的向心力。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