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習近平在港講話的意義

2022-07-11
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6-28 at 2.56.12 PM (1).jpeg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在天氣極不穩定之下仍堅持訪問香港,這是他過去兩年半以來首次離開中國大陸出訪,對這座城市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習近平在港出席慶祝回歸25周年大會時的演講內容,也成為香港各界連日來熱議的話題。

2019年反修例風波過後,中國政府先後實施《香港國安法》和修改香港選舉制度,一連串新措施令許多港人感到不適應,慨嘆北京對港政策愈趨強硬。不過,習近平在上周講話中卻大吹「暖風」,逐一回應了外界對香港前景的懷疑。

譬如,在不少港人陷入信心危機、擔憂香港正走向「一國一制」之際,習近平在演講中一開始就肯定香港百年來對國家的貢獻,強調「一國兩制」符合國家利益,「必須長期堅持」。按照習的說法,香港的「一國兩制」體制不但不會改變,甚至到了2047年期限過後也無須改變,客觀上有助消除外界對香港前景的憂慮。

事實上,「一國兩制」本身是互相磨合的過程,讓中國大陸和香港兩種制度及生活方式能夠共存。但在過去兩三年間,香港社會卻急遽大陸化,令不少人擔憂香港特色會逐漸消失。習近平在講話中特地就此給港人派定心丸,提出「四個必須」,最後一點就是「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

所以從樂觀的角度來看,縱使中美關係緊張,北京日益重視香港的國家安全,但香港在中國大國崛起過程中的角色仍是無可取代和大有可為。當然,北京的期待和現實的發展是兩回事。經歷過去兩三年的折騰,香港以往一些獨特的優勢已經漸漸減退,也是不容否認。

以政府管治為例,多年來,香港的成功有賴於一支專業的公務員隊伍;可惜近年由於政治原因,無論是抗疫抑或早些日子的慶祝回歸,都讓人看出香港公務員隊伍存在嚴重的懶政問題。

就以上星期天開幕的香港故宮為例,北京同意在港開設故宮分館,原因之一是香港擁有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能夠扮演好推廣中國傳統文化的的角色。豈料負責管理香港故宮的西九文化局反而存在「少做多得」心態,甚至是肩負太多的政治包袱,包括以場地空間有限為由,拒絕一些外媒參加故宮的媒體預展活動。

後來我在香港故宮開幕前參加了另一個團體主辦的活動,得以提前參觀故宮。坦白說,香港故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裡面很多文物還是值得一看。但故宮的場刊介紹只有繁簡中文和英文,沒有其他更多的外國文字,反映西九文化局不太明白北京希望香港故宮能夠為國家軟實力效力的戰略意圖。

更有趣是,特區政府在上周五即七一當天舉行慶祝回歸25周年大會,邀請了外國政府駐港總領事出席。但由於防疫原因,他們在上周三就要入住酒店隔離。諷刺的是,西九文化局也邀請各國駐港總領事上周三參觀香港故宮。這件事也淪為近日香港外交界的一個笑話。

以上一些小細節,反映出香港公務員團隊在眼下的政治氛圍下越來越傾向因循守舊、官僚。長遠而言,公務員若繼續懶政,港府的施政效率恐怕堪虞。

除了行政部門效率日益低落,香港立法部門似乎也未能很好發揮其角色。北京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後修改香港選舉制度後,民主派在議會幾乎「絕跡」,由建制派掌控的立法會被寄予厚望,但所謂的良性政治生態一直沒有出現。

過去大半年來,不見新一屆立法會議員提出一些實際的良好建議,與港府一起解決香港住房和醫療等深層次矛盾。有部分議員,更視議會工作為副業,經常缺勤;有些議員甚至涉嫌公然撰文為一些大集團唱好,令人側目。

法治和廉潔,是香港的核心優勢,也是最亮麗的名片。北京把香港的事情交託到建制派一眾精英階級手中,又沒有反對派和媒體的監督,這種管治模式會否衍生利益集團綁縛在一起的弊端,恐怕很快就會陸續浮現出來。

最令人擔憂的,還是香港社會日趨左傾。例如繼早前有多家媒體不獲邀參加「七一」採訪後,香港歌手張學友近些日子接受央視訪問時,也因為講了「香港加油」四個字而被香港深藍分子指責,皆反映出社會正走向極端保守,這對香港並不是好事。

無疑,香港在過去25年走過了一條踉踉蹌蹌的道路,許多港人對於「一國兩制」往往忽略「一國」而着眼於「兩制」,結果觸發反修例風波以及北京過去兩年的撥亂反正。

展望未來,香港的「兩制」毫無疑問地將會明確地建基於「一國」。但在「一國」之下,如何繼續保持香港的「兩制」的獨特優勢,也將考驗當局的智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延伸閱讀
  • 特區政府對於英國等國通過舉辦所謂「香港媒體自由」活動,肆意就香港特區保障包括新聞自由在內的權利和自由的情況大放厥詞和汙衊抹黑,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特區政府強烈譴責及反對有不同海外機構和媒體就涉及黎智英的相關案件所採取的執法行動及法律程式,作出誤導言論和抹黑,認為有關言論是對香港特區內部事務和香港特區法院行使獨立審判權「作出公然的政治干預」。

    楊莉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