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文:香港現時還堅持「動態清零」嗎?

2022-08-16
陳凱文
學研社成員、福山智庫研究員、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8-16 at 11.47.00 AM (1).jpeg

雖然這樣說又會得罪人,但是看到香港更改入境酒店隔離政策,變為所謂「3+4」模式,即3日酒店隔離之後4日居家醫學觀察,便不禁讓人質疑,港府是否放棄了「動態清零」的國家抗疫方針。當然,說今屆港府放棄「動態清零」,或許未必準確,因為我們只聽過上屆政府強調「動態清零」方針不動搖,新任特首李家超上台之後,便再沒聽過他的政府會繼續堅持「動態清零」。

取而代之的,是李家超日前接受訪問時提到的防疫五大原則:1. 不「躺平」,控制確診數字;2. 科學精準識別不同風險級別人士;3. 平衡風險與經濟動力和正常生活;4. 減重症、減死亡;5. 重點保護高風險人士。這抗疫五大原則,理論上跟「動態清零」方針不矛盾,但是首點只提「控制確診數字」,說法便可圈可點:沒新增的本地確診個案,令社會面清零是「控制」;每日都有本地確診新增個案,但增幅不高亦是「控制」,港府的「控制」是哪一種?

如果這問題是問內地的地方政府,他們對於「控制」的理解,肯定是社會面清零,但是觀乎港府近期的抗疫措施調整,特別是酒店隔離放寬為「3+4模式」後,我們幾乎可以肯定,現屆港府似乎推動社會面清零,甚至連所謂的「科學精準識別不同風險級別人士」也談不上。事實上,香港若真是要做到精準抗疫,最起碼是當局能及早發現誰人確診,然後送往隔離措施,所以香港只要繼續任由市民確診與否,全靠自主申報的話,所謂精準抗疫便無從談起。

除此之外,所謂「3+4模式」亦跟科學完全沾不上邊。內地入境隔離政策早前由「14+7」改為「7+3」,是因為研究發現,omicron平均潛伏期比原始病毒短,多為2-4天,絕大部分都能在7天内驗出。如此一來,港府把隔離期限大幅縮短為「3+4」,建基的科學理據又是甚麼呢?港府及旗下的所謂醫學顧問,都沒提過任何合理解釋,又或者是根本提不出任何科學上的解釋。如此一來,所謂的「科學」、「精準」的地方又在哪裡?

說到這裡或者有人會說,改為「3+4模式」,再加上港府引入的「紅黃碼」制度,不是可避免入境者在7日潛伏期間外出嗎?筆者早在疫情爆發至初已指出,港府容許居家隔離者跟家人同住,並容許同住的家人外出,已令所謂的居家隔離如同虛設。況且,港府現在的「3+4」還要比過去的居家隔離寬鬆,准許入境者在4日居家醫學觀察期間,憑每日快測陰性結果出入商場、超市,亦且可上班上學,令所謂的4日居家醫學觀察變得更無意義。

20220808183739_0_016.jpg

至於所謂的「紅黃碼」制度,除了容許「黃碼」人士上班上學逛超市外,令所謂醫學監察變得沒有實質意義之外,港府在部分輿論壓力下放棄實名制,亦令「紅黃碼」喪失疫情追蹤功能。與此同時,港府現時只規定,入境者在4日醫學觀察期間才會被賦以「黃碼」,對於親密接觸者和次密接觸者則不在此限,亦會增加隱形病患在社區內活動的傳播風險,令「紅黃碼」形同虛設。

由是觀之,先撇開新一屆港府上台後,已經隻字不提「動態清零」,近日新推出的「3+4模式」和「紅黃碼」,基本上是漏洞處處,跟「科學精準」完全沾不上邊,確診數字亦因而仍是每日幾千宗,完全談不上受到「控制」。如此一來,香港現時的抗疫方針,跟過去部分人主張的「與病毒共存」,究竟分別在哪?還是現屆港府早已打算「共存」,只是不便明言,所以要繼續宣稱自己「不躺平」來糊弄上面和大眾呢?

更加有趣的是,部分所謂建制派過去曾高調支持「動態清零」,但是現在也跟新一任港府一樣,隻字不提「動態清零」,亦不見有人指出港府「3+4模式」和「紅黃碼」的種種抗疫漏洞,究竟這是反映他們真的看不見漏洞所在,還是因為境外勢力、外資和本地商界,均渴望香港能免隔離對外通關,於是選擇裝聾作啞呢?這個問題,相信只有這些所謂建制派知道答案。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香港政府的各位官員,請你們不要再雲裏霧裏,思前想後了。通關就是香港的最大利益,就是市民的最大福祉,就是香港現在最緊迫的事。

    路易  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