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紅:不只任正非受寒

2022-08-29
韓咏紅
聯合早報副總編輯兼聯合早報網(中國)主編
 
AAA

630584b4e4b01ef739c99d361.jpg

中國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本星期對公司內部發文,悲觀預言全世界經濟在三五年內都不可能轉好,他要求華為員工不要再抱幻想,要「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結果,這股「寒氣」不止傳遍了華為,整個中國股市都打了個寒顫。

任正非的上述講話曝光後,8月24日中國三大指數集體跳水,半導體、消費電子等多個板塊均受重創,滬指收跌1.86%,深成指跌2.88%,創業板指跌3.64%。有網民忍不住調侃,任正非怎麼不把寒氣送到高溫下的重慶更好?

其實,沒有證據顯示是任正非的講話拖累了股市,畢竟華為根本就沒上市。不過,大家也實在找不到導致股市暴跌的其他理由,而以任正非與華為在業界的地位,任總的警告嚇壞股市絕對不無可能,試想想,如果連華為都撐不下去,整個經濟前景的黯淡可想而知。

何況任正非說到的還不只華為。首先,他警告未來十年會是非常痛苦的歷史時期,全球經濟會持續衰退,三到五年內都不可能轉好,全球應該沒有一個地區是亮點,消費能力會大幅度下降,華為將面對供給與市場兩頭受壓。

shutterstock_1354050686.jpg

任正非也要求,華為需要以現金流和真實利潤為中心,2023年到2024年能否突圍還不肯定,「每個口都不要再講故事」「不要再抱幻想,講故事騙公司,損失要從你們的糧食包中扣除,??首先要活下來,活下來就有未來。?」

他還下令,盲目投資的業務要收縮或關閉;智能汽車要減少科研預算;不能創造價值的業務,就逼其自殺;業績差的邊緣業務一定要砍掉。

雖說任正非一貫極具危機意識,此前也已「告急」不止一次,從2019年5月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以來,華為就一直以「活下來」為關鍵詞。但上述警告比過去都具體,再考慮到華為上半年的凈利潤同比下滑了高達51.9%,許多人都嗅到的華為要大裁員的氣息。

今年以來,中國科技大廠阿里、騰訊、京東、愛奇藝等都已傳出裁員消息,幅度10%到30%不等。此前幾年被整頓的中國房地產、互聯網金融、教育產業都尚未翻身,上半年上海等經濟重鎮又在疫下被封控,中國經濟與消費者信心受到多重打擊,哪兒都沒有好消息,市場信心本來就脆弱,任總講話只是再添「寒氣」而已。

讓人擔憂的不只是中國國內經濟形勢與政策,更包括不斷加劇的中美競爭、國際地緣競爭態勢,以及久拖不決的歐洲戰事。這都會影響世界經濟,也會影響中國,彼此又相互影響。

美國總統拜登本月9日簽署2800美元《芯片與科學法》,主要內容包括為在美國製造芯片的公司提供520億美元(723億新元)補貼和稅收抵免,並撥出2000億美元作為人工智能、機械人技術、量子計算等關鍵領域的研究經費。芯片法案也禁止受益企業擴大在中國的製造業務,該法案劍指中國、施壓台灣與韓國芯片廠商不得在中國擴產的意圖不能更明顯。

眼下,美國也正積極與台灣、日本和韓國建立芯片四方聯盟(chip4),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美國的目的是將中國大陸排擠出半導體芯片全球供應鏈之外。中國的芯片供應被「卡脖子」,這個問題預計將持續到中國能完全靠自己的能力量產先進芯片為止。

shutterstock_2171952485.jpg

再來就是全球經濟衰退的大環境。實際上,除了任正非這樣的企業家,各國政要與精英對世界經濟前景悲觀的預言也不少。法國總統馬克龍本周剛警告,世界「正在經歷一個轉折點」,可能將面臨「富足的終結」。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今年的國慶群眾大會上也指出,國際經濟環境已出現了根本性改變。他說,全球化與貿易自由化迅猛發展,中國出口降低全球生產成本,使全球物價維持穩定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相反的,中國增長和出口放緩、一些國家相互提高關稅等趨勢,它們把經濟韌性與自給自足置於成本考慮之上,推高了成本,並加劇通脹。

任正非並非無的放矢,他說了國際政要與精英都看到的風險,只不過政要說得較為宏觀,企業家的講話可以非常直白、也更具股市效應。

就中國而言,受俄烏戰爭與防疫封控措施拖累,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僅2.5%,全年5.5%的增長目標看起來遙不可及。在低迷的經濟環境中,下層人民的消費與生活水平已經受到影響,中國經濟明年能明顯好轉嗎?還是增長放緩的負面影響進一步蔓延到中產?這個問題討論得不多,但很讓人關心。另一方面,多數經濟學家也認為,美國明年中就會進入經濟衰退。若中美兩國經濟都欲振乏力,這對誰都不是好事。

下來幾年,世界許多地方都要學習過冬,不打仗已是萬幸。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