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策法”微調後在美參議院外委會過關

2022-09-15
 
AAA

 106467593.jpg

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14日下午審議“2022年台灣政策法案”(S.4428),經過修正的議案在辯論後,在參院外委會以17人贊成、5人反對而過關。下一步將送交參議院全院審議辯論和投票表決。

該議案在佩洛西訪台引發台海緊張之際被推遲到14日下午兩點半的參院外委會全體會議審議。原議案的一些條款直接挑戰美國的“一中政策”,引發包括白宮在內的關切。包括外委會一些議員在內的許多人擔心,這項具有刺激性內容的議案如果成為法律,可能引發台海新的危機。

顯然是經過內部溝通協調,領銜提出該議案的參議院外委會主席、民主黨參議員梅南德茲當天提出了“替代修正案”,供參院外委會全會審議。新版本的議案包含了一些兩黨議員提出的修正案,頁數也由原來的107頁增加到156頁。在辯論過程中,由參議員墨菲提出的一項增加對中國大陸制裁靈活性的修正案得以採納。經過近一個小時的辯論,最後該議案在口頭表決中以17比5在參院外委會過關。

經過調整的“台灣政策法”淡化了一些“外交承認條款”,比如“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長任命不再要求如美國駐外大使那樣需要送參議院確認;台北經文處更名也從強制“要求”變成建議性的“國會意見” (sense of congress)。在將台灣當作“主要非北約盟友”方面,新版本議案的表述由原來的直接“指定”(designated)調整為台灣“應該(shall)像被指定為主要非北約盟友那樣被對待(treated)”。新議案還微調了一些針對中國大陸的制裁條款,對美國政府的強制性更少了,靈活性更大了。然而,對台安全援助的條款基本沒有改變,保留了4年45億美元軍事援助融資條款。

梅南德茲在投票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做出改變主要體現在象徵性的領域,但在實質性的領域沒有多大變化。他稱,與作為法案核心的防務援助、國際參與和經濟接觸條款相比,台灣駐美機構更名和AIT辦事處長任命程序等象徵性領域條款的變化是次要的。在他看來,法案的核心內容沒有多少變化。

梅南德茲稱這是一個“非常有力的跨黨派投票”,明確表明了美國在許多不同方面對台灣的支持,包括在防務、在國際領域、在經濟交往方面。這是對台灣“令人難以置信的”支持,而台灣需要這種支持。他期待在參院全院繼續推動之。

5名反對者是參議員墨菲、馬基、沙茨、范·霍倫、保羅。對該法案的大部分批評來自民主黨人,不過至少有兩名共和黨人羅姆尼和保羅也表達了擔憂。大多數的關切圍繞著中國將如何看待該法案。他們擔心,如果北京認為該法案過分支持和加強台灣,會否導致中國大陸加快攻擊台灣的時間表?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院長暨台灣研究院執行院長、博導宋傑,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碩士研究生謝霆雯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11月號發表專文《《台灣政策法案》

    20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