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惠州客家

2022-09-27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9-28 at 9.20.25 AM.jpeg

新加坡惠州會館二百週年大慶,邀約筆者寫一篇稿,談談惠州及香港的惠州籍客家人。

WhatsApp Image 2022-09-27 at 5.46.40 PM (1).jpeg

根據香港旅遊業議會網站的介紹,每七名香港人,便有一人祖籍惠州。不知道這個數據是如何統計出的,亦無從考證。但筆者在香港經常上山下鄉走訪,時不時遇見原籍惠州的客家人。譬如經常在客家會館幫忙,在老人院做義工的善思,故鄉就是恵州。她小時候剛到香港,住在客家人聚居的崇正新村,現在與父母及兄弟姐妹都講客家話,這在客家方言「買少見少」的香港,殊為難得。

WhatsApp Image 2022-09-27 at 5.48.41 PM.jpeg

(客家妹善思為客家會館賦詩一首:
客家風華邁新篇
家遷四海一脈牽
會聚一堂九大簋
館內文武齊並宣)

客家麒麟製作師傅冒卓祺最近接受筆者採訪時就說到,現在被香港特區政府最新規劃納入「北部都會區」的元朗古洞,是他出生和長大的地方,「小時候的印象,附近村落都住著許多從惠州遷來的客家人」。

記得上水有一家打正「惠州客家菜」旗號的餐廳,粉麵的湯底是濃香麻油味,荷包蛋煎得金黃但不過火。見到有些食客提着自釣的生猛大魚給店家加工,不僅因為收費五十元港幣非常合理,還因蒸魚考究火候。印象最深的客家釀豆腐,即叫即整,據說有許多明星也好這一口,時常捧場。不知道這家惠州小館是否能夠熬過三年疫情。

與福建、江西的客家地方不同,香港人通常都知道惠州,不少人更視之為節假日或週末過境休閒的後花園,常來常往。巽寮灣的白沙灘與純淨海水、惠東平海鎮的海龜、白花鎮黃塘村的鹽焗雞、多祝鎮的梯田,都給遊客帶來無盡的歡樂。

惠州位於粵東南、珠三角的東北端,大鵬灣與香港隔海相望,毗鄰廣州、深圳。不說不知道,恵州的陸地面積相當於十個香港,是粵港澳大灣區面積第二大的城市。僅一個惠東縣海岸線的長度就超過新加坡的總長度。

WhatsApp Image 2022-09-27 at 5.46.38 PM.jpeg

與梅州、汀洲、贛州,並稱為「客家四州」,惠州一直是東江流域的重鎮。在唐宋以前,除當地的百越土著(壯、瑤、苗、畲、疍家)和奉皇帝旨「平南」軍隊,中原漢人甚少涉足。據惠陽縣誌(2003)記載,至元末,今惠州所轄縣區不足萬戶,總共才四萬五千多人。用如今的計算方法,每平方公里不到一戶人家。現在惠州與河源六百萬客家人的祖先,大都是元末戰亂、明初建立「衛所」徵兵制(按照戶籍抽丁成軍,又稱「籍選」)、清初解除禁海令以後大批流入。

舊時候,惠陽是粵東閩西客家人移居香港或海外之前的跳板。在筆者的故鄉梅州,毗鄰潮汕的豐順、大埔、蕉嶺等縣,往往走海路下南洋。靠近恵州的興寧、五華、龍川、河源,則走陸路再經香港、澳門「過番」。所以惠州在近現代有「客家僑都」之譽。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最早就是由惠州人葉亞來帶領眾鄉親開埠建城的。

香港人熟知的惠州籍名人不少。長期負責中央統戰及港澳工作的廖承志、廖暉父子,還有特區政府前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著名歌手陳小春、TVB紅星劉玉翠、演、唱、跳三棲藝人鍾漢良,都是惠州籍。至於香港商界,最出名的莫過於擁有億萬身價的「牛仔褲大王」楊釗。

楊釗的家鄉在惠陽縣良井鎮,不到20歲偷渡來到香港,在一家製衣廠當雜工,日薪只有港幣六元。七年之後,他用省吃儉穿的積蓄開設了一個小小的製衣廠,取名「旭日」,寓意「旭日東升,光芒萬丈」。到了2006年,他在《胡潤百富榜》排名第34名。座落在香港尖沙咀時尚商廈「北京道一號」,只是他旗下的物業之一。旭日集團每年營業額高達50多億港元,在內地200多個城市擁有900多間「真維斯」休閒服飾連鎖店。

楊釗的人生故事,完美演繹了客家人吃苦耐勞、拼搏創業的「硬頸精神」。貴為富豪,曾經擔任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他卻是虔誠的佛教徒,每天都吃素打坐。
楊釗常說,「今天之運氣,是昨天的努力,今天之努力,又是明天的運氣」。

擁有二千二百多年歷史,恵州的人文底蘊其實非常深厚,最大的一張文化名片是蘇東坡。這位文豪當年從北方被朝廷流放到還是荒蠻之地的嶺南,「日久他鄉是故鄉」,悠然自得。惠州市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美稱,蘇軾曾在白鶴峰購地建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成為千古絕唱。

WhatsApp Image 2022-09-27 at 5.46.42 PM.jpeg

除了是許多香港人的故鄉,惠州與香港還有另一重密切的關係。正所謂「飲水思源」,香港在上世紀曾經飽受缺水制水之苦,直到東江供水工程竣工才得以徹底解決。發源於江西贛南的東江,正是流經惠州經過處理,源源不斷湧入香港。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