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順圍:從粉嶺高球場爭議學懂取捨 有利房屋發展向前行

2022-09-29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8-30 at 12.00.35 PM.jpeg

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部份用地發展的方案,早前一度再現反對聲音,有人關注對附近生態的影響,有人認為港府已規劃發展北部都會區,再沒必要發展該處。這些反對發展的論點,在現今公屋輪候上樓時間愈來愈長、建屋量大落後的香港,很難站得住腳。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早已強調,發展應多管齊下,而生態價值是相對性的,高生態價值應集中資源保育,相對低價值的作適度發展,這符合香港實況,也是解開發展枷鎖的出路。

香港其實不缺土地,只是可供發展的土地太少。全港房屋用地只佔整體面積約7%,卻要支撐著700多萬人的住屋需要,歸根究底,原因之一就是有很多像粉嶺高球場的大面積土地,沒有被善用,例如16,790公頃的綠化地帶或面積達1,200公頃的濕地緩衝區。回想一下,粉嶺高球場是2018年土地大辯論中較高民意支持的方案,反映只要平衡環境和發展需要,市民並非一面倒不能接受發展涉及生態價值的地方。事實上,不論是綠化地帶或濕地緩衝區的生態價值一直存疑,趁施政報告發表在即,確是時候來一個徹底檢討,破舊立新。

翻查資料,當年的濕地緩衝區界線的制定其實沒有科學根據,只是一刀切沿「濕地保育區」界線對開劃出約500米而制定,這些年來,緩衝區內不少魚塘乏人管理,自生自滅。需知道生態價值有高低之分,當初制訂發展粉嶺高球場方案,會評估區內哪些地方有較高生態價值,例如球場南面有原生過百年的「水松林」,有東亞豪豬、赤麂等,而北面則因較貼近粉嶺上水新市鎮或人造球道草地,生態價值較低,故決定取之而發展。

北都區內情況一樣,政府擬建三個濕地保育公園,面積之大,橫跨覆蓋東至西面,但當中生態價值其實不一,當局應重點出擊,積極優化接近西面米埔的拉姆薩爾濕地和后海灣一帶,中間生態價值相對較低、水鳥相對較少出沒的新田一帶,宜釋放一部分出來,配合新田科技城的大計,集中做好創科及住宅規劃。這是在土地資源緊絀下,必須亦合理的取捨。

至於全港約16000公頃的綠化地帶,去年施政報告已指出,陸續進行改劃的僅約60幅,佔整體2%,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強調不少綠化地帶的生態價值較郊野公園低,可進一步檢視發展潛力,料今年中完成篩選並展開技術研究。今年初馬鞍山3幅綠化地帶土地獲准興建6,180個公屋單位,規劃署指期間會移除2000多棵樹。誠然,未來如果要大幅增加房屋供應,無可避免要有取捨,選取更多生態價值較低的綠化地帶建屋,例如5%即800公頃,都是一個選擇,當局要作出決定,不可再猶豫不決,否則只會原地踏步。

單以過去制定的界線,墨守成規地保住綠化地帶及濕地,不發展、不積極保育,反而帶來慢性的「環境破壞」。保育及發展並非對立,期望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一些已沒甚價值的綠化地帶及濕地緩衝區土地可以釋出發展,政府可以公私營合作模式,制訂綜合性的發展框架。無論如何,盡快選出適合發展的綠化地帶,集中資源搞好最具價值的濕地,比劃出巨大的濕地保育公園但缺乏持續性,更適合本港整體的社會狀況及發展方向。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粉嶺高爾夫球場上有140多個新界原居民祖墳,以五大氏族祖墳為主,今天其子孫在他們原祖家地向作者表達對政府的不滿訴求。

    廖書蘭  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