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香港已失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言之尚早

2022-10-03
文武
學研社成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2-10-03 at 1.45.34 PM (1).jpeg
香港疫後復常之路落後於新加坡,一些人就此論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會被新加坡取代,日後很難再扭轉。其實,金融中心的地位須經幾十年的累積成長,逐步確立起來。香港既不可能一日之間建成金融中心,同樣如果不是遇到戰爭或毀滅性的災難,也不太可能一夜之間就失去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防疫措施較嚴,有可能會令一些金融才俊感到不便,但只要作為金融中心的基本條件沒有發生大的變化,香港仍然可以保住金融中心的地位。

作出香港已失去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論斷的人士,主要理據有兩方面。其中一個理據是,英國智庫Z/Yen與中國發展研究院編製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於上月公布的最新數字顯示,香港總排名由上一期全球第三位跌落第四,新加坡則由第六升上第三。

不過,這一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每半年公布一次,香港並不是首次跌出前三名,過往多次被新加坡、上海等城市超越。而且,這幾個城市之間的排名其實不相上下,評分只相差1分之微,如果據此做出香港已失去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論斷,似乎不太具有說服力。

第二個理據,則是近期已有一些以香港作為亞太區中心的金融服務已離港,轉以新加坡作為基地,而以大中華業務為主的金融機構和企業,則仍會選擇留在香港。據此,看到新加坡在金融業方面的競爭力正在提升,而香港則轉弱,而且,金融機構一旦遷離香港,就不容易再返回,以此得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被新加坡取代。

不過,這種說法其實也只講了事實的一半。今年香港受到第五波疫情的影響比較嚴重,政府的防疫措施在今年上半年比較混亂,政策多變,讓人難以適應,5月疫情趨向穩定,新一屆政府登台之後,特別留意防疫政策的穩定性,在放寬入境檢疫措施方面,顯得比較保守謹慎,檢疫措施比周邊國家和地區嚴格。

客觀地說,這確實會為一些國際性金融機構的人員和業務往來,帶來不便,引起一些不滿。但是,大家都應該知道,這些防疫措施,只是暫時性的措施,隨着疫情進一步緩和,這些措施都會取消。香港從來都是一個全球最自由的城市,客商往來便利、快捷,不會比任何一個城市差。

而且,疫情時有反覆,各國各地的入境檢疫政策措施,也不時會因應疫情變化而變。過去兩年來,在全球陷入疫情恐慌之時,香港曾經是全球抗疫最成功的城市,今年遭遇第五波疫情,才令香港成為其中一個疫情較為嚴重的城市。疫情或許會令香港及其他金融中心城市的總體表現出現變化,但卻未能得出疫情已令香港失去金融中心地位的結論。

金融機構選擇在哪個城市作為基地,不會只考慮一個因素,而是會綜合考慮所有因素。因此,只要理性思考這一問題,就不會輕易因一時的防疫措施,而選擇撤離香港。一些金融機構撤出香港,不太可能只基於防疫政策一個因素,其原因仍須具體分析。

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更被認為是排名僅次於紐約、倫敦的世界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不是一朝一夕就輕易煉成的,而是集天時、地利、人和的多種因素,經過幾十年的累積成長,才確立的地位。現在看來,香港過去之所以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有利因素,並沒有完全消失,香港也不太可能輕易地失去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從英國智庫Z/Yen與中國發展研究院編製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分析,全球金融業的總體發展趨勢呈現出明顯的「東升西降」之勢,排名前十位的國際金融中心,有5個亞洲城市,除新加坡之外,其餘4個,是香港、上海、北京、深圳,都是中國的城市。這反映出,中國的金融業發展強勁有力。

在「一國兩制」之下,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得到中央的強有力支持,香港還比內地城市具有更多的國際性優勢。因此,總體來說,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前景仍然是樂觀的。當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不僅須依靠國家,也須拓展海外市場,而東南亞地區是必須重視的市場,未來香港也須提升這方面的競爭力,才能更好地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合體」,內地形成8天的「超級黃金周」。高漲的旅遊需求集中釋放,國內旅遊及消費呈現大爆發。實際上,旅者選擇旅遊的聖地無非從衣、食、住、行這四方面考慮,而香港又佔據地理位置、語言等優勢。隨着港府最近也推出「夜經濟」的各項措施來刺激消費,相信這個佳節肯定能帶動經濟、零售業、旅遊業的發展。

    邱帆  202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