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嶺:如何應對「脫歐」後遺症考驗英國新任首相辛偉誠

2022-10-25
張介嶺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成員、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2-10-25 at 11.11.49 AM.jpeg

上任短短45天,10月20日,英國首相卓慧思宣佈辭去首相和保守黨黨魁職務,這位英國歷史上第三位女首相前不見古人,成為英國迄今為止任期最短的首相。保守黨議員團體「1922委員會」主席布萊迪在西敏廳表示,英國將於10月31日之前選出新首相。

卓慧思下臺的主要原因是在錯誤的時間推出了錯誤的政策,三大因素疊加發酵引爆民怨,加速黨內倒戈。

311740321_545056300779106_6051983433358571395_n.jpg

首先,為幫助家庭和企業應對能源價格上漲,卓慧思抨擊「幾十年的短期思維」使英國面臨能源危機,宣佈了為期兩年的1500億英鎊緊急能源計畫,並為天然氣、電力設置價格上限。據測算,這項計劃僅在頭6個月就要耗資600億英鎊,而能源凍結價格和實際價格之間的差價要由政府來補貼,勢必推高財政赤字,被批既笨拙又昂貴。

第二,推出「袖珍預算案」擺脫經濟困境,包括取消1.25%的國民保險費漲幅;終止將企業稅提高到25%計劃,維持19%不變;將收入超過15萬英鎊群體的最高邊際所得稅從45%下調至40%;大幅減免房地產印花稅;取消金融從業者獎金上限;個人所得稅基本稅率從20%調減至19%;在全國範圍內建立「投資區」網路系統,為企業提供減稅、辦事便利和減少監管障礙;取消對各種酒精飲料額外加稅的政策等。

這是50年以來英國規模最大的一次減稅,涉及個人所得稅、財產稅、海外遊客購物消費稅和企業稅,需大量發行國債籌措資金,未來幾年舉債規模將逾千億英鎊。減稅一直是卓慧思的標誌性主張,這位牛津高材生採取如此激進的措施不足為怪。早在黨內競選中,她就提出了後來被稱之為「卓慧思經濟學」的 「低稅收、高增長」政治願景,想通過減稅引導英國經濟從「惡性停滯」轉向「良性增長」。

第三,為應對刷新40年紀錄的高通脹,9月22日,英國央行再度宣佈加息至2.25%,至此已連續7次加息,英國的基準利率升至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準。

綜上所述,卓慧思新經濟政策中的減稅計劃減少稅收,能源補貼增加財政支出,加息推高負債成本,正如當時的競選對手辛偉誠所言,卓慧思的減稅計劃只是個「童話故事」,被指「充其量是一場豪賭」。

在沒有資金托底的情況下,尤其是卓慧思的減稅計劃,不但未產生市場預期效果,還引發了金融恐慌,國債利率跳升並被大規模拋售,估值大幅下跌,英鎊匯率也一度跌至過去37年來的最低點,將公共財政推向了一條「不可持續的道路」。在通脹飆升、增長疲弱的英國,這些政策無疑是災難性的,甚至危及養老基金的安全。

卓慧思的減稅計劃觸發國債大跌,而養老基金是英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之一。為避免養老金行業崩盤,9月28日,英國央行被迫出手干預,宣佈採取緊急措施購買650億英鎊長期政府債券,穩定英國金融市場,防止危機蔓延到更廣泛的經濟領域。

shutterstock_1923224276.jpg

值得注意的是,卓慧思堅稱「低稅收、高增長」的保守主義經濟模型本身沒錯,錯就錯在執行上「過於着急且幅度過大了」。事實上,「脫歐」可能給英國競爭力帶來的負面影響早就刺激英國在稅收改革上變得更加激進。為了應對「脫歐」對公共財政造成的潛在損失,保守黨從一開始就支持低稅率,設想將英國打變成「避稅天堂」,只是新冠疫情耽擱了進程。卓慧思求功心切,急於抓住「脫歐」帶來的自主性,簡單粗暴地將稅率作為提高國際競爭力利器的設想直接付諸實實施了,最終落得個事與願違,致使歐洲最穩固的民主制度動盪不安。從某種角度看,這也是對保守黨低稅率政策進行了一次「壓力測試」。

面對洶湧輿情,卓慧思亦忙不迭地四處滅火,試圖通過撤換財政大臣、廢除或調整業已公佈的減稅和能源補貼計劃挽狂瀾於既倒。然而,政策朝令夕改嚴重損害了保守黨政府的公信力和權威,更激起了下議院保守黨議員團的強烈不滿,卓慧思的民意支持率一路跌至9%的低谷。

10月5日,國際評級機構惠譽維持了對英國的「AA-」信用評級,但將英國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並在聲明中表示:「新政府大規模、未備基金的一攬子財政計劃可能導致財政赤字在中期大幅增加……會進一步削弱政府財政戰略的可信度和支持力度。」世事難料,當初豪情滿懷要帶領英國度過經濟危機的「鐵娘子」,經濟政策上的一番神操作後跌入了一個少有選票支持的「政治荒野」,在自己製造的一場金融風暴中成為政治短視的犧牲品。

卓慧思宣佈辭職後,瑞典前首相卡爾·比爾特在推特上寫道:「脫歐後,英國開始走下坡路。這是一個偉大國家的悲劇。」 此言直擊要害。自2016年公投決定「脫歐」以來,英國不僅錯失歐盟這樣一個擁有5億人口的龐大市場,而且「脫歐」的不確定性還給商業投資帶來壓力,關鍵崗位又出現了勞動力嚴重短缺,因價格上漲和供應鏈不穩,英國製造業亦出現大幅收縮。

過去十幾年,英國GDP一直停滯不前,新冠疫情又雪上加霜。據英國國家統計局提供的資料,截至8月,除國有銀行外的英國公共部門淨債務已經達到驚人的24275億英鎊,相當於GDP的96.6%,創自20世紀60年代初以來的最高水準。九月份,英國通脹率同比升至10.1%,創40年來新高。經濟學家警告,英國恐將進入衰退期。

18403187_1865929857009803_8925252513376332481_n.jpg

針對卓慧思政府的亂作為,反對黨工黨領袖施紀賢批評保守黨造成了「徹底的混亂」,重創經濟和國家聲譽,稱保守黨政府缺乏民主合法性,呼籲「有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我們需要舉行大選,現在就要舉行。」

英國脫歐六年換了五任首相。對下屆英國政府而言,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呢?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主任布朗溫·馬多克斯指出,卓慧思的繼任者需要制定「以經濟穩定為基礎的政策,但也需要包括解決與歐洲的關係。(英國出現的)大部分動盪都代表着脫歐的痛苦後果。」顯而易見,在全球利率上升、烏克蘭危機遠未結束、英國正陷入幾十年來最嚴重的生活成本危機的大背景下,英國的政治動盪和經濟困境不會輕易結束,政府和市場之間重建信任需要時間。

310048658_631718235176742_7875159684656661797_n.jpg

2022年,對英國來說不同尋常,經歷了兩任國王、四任財政大臣,第三任首相英國前財政大臣辛偉誠已走馬上任。作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印度裔和最年輕的首相,辛偉誠與當初卓慧思上臺時一樣將面臨「一張噩夢般的待辦事務清單」亟待處理。好在已有卓慧思前車之鑒,辛偉誠對英國政治亂局和經濟深層次問題當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值此多事之秋,其能否率領保守黨走出低谷,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幾年來不少評論脫歐公投是民粹的表現,是次英國輿觀公司的調查再一次加深大家對此的看法,調查說今天只有31%會選擇脫歐,比起當年公投時的52%低出20%,這明顯是一個後悔之舉。

    黃頴灝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