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鴻:續寫中國東盟關係新篇章

2022-11-28
陳慶鴻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國際安全研究所所長助理
 
AAA

 shutterstock_416042392.jpg

2022年11月11日,第25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這是中國與東盟自2021年11月宣布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以來舉行的又一次重要會議。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上表示,「中國東盟關係站上了新的歷史起點,雙方友好合作揭開了充滿希望的新篇章」。

中國東盟幾十年來攜手前行、相互成就,成為地區睦鄰友好、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典範。自去年正式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以來,中國東盟關係更是進入了快車道。政治上,高層交往密切。2022年7月,印尼總統佐科訪華,是北京冬奧會後中國接待來訪的第一位外國元首。10月底,越共總書記阮富仲率團訪華,也是中共二十大後中國接待來訪的第一位外國政要。經濟上,雙方互為最大貿易夥伴,雙向貿易額連創新高,2022年前10個月已達7984億美元,同比增長13.8%。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方面更是成果斐然,中老鐵路開通,雅萬鐵路也即將竣工。安全方面,中國通過區域對話與合作機制同東盟不斷深化防務安全合作,2018年和2019年兩次舉辦海上聯演,2019年在東盟防長擴大會反恐專家組機制下首次在華舉辦大規模實兵演習。衞生合作方面,截至2021年12月,中國已向東盟國家提供近6億劑疫苗。此外,科技、環保、防災減災、扶貧減貧、人文交流等方面合作也都取得巨大進展。

中國東盟關係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進展,原因至少有三。

第一,得益於「護和平謀發展」的地區共識。中國和東盟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都將國家建設尤其是經濟發展作為頭等大事。歷史經驗表明,東亞國家為謀發展努力維護和促進地區和平穩定,又因地區和平穩定實現了經濟更快更好發展。地區各國專心致志「護和平謀發展」,而不是美西方所吹噓的「霸權穩定」,成就了亞太地區數十年的和平與繁榮。當前,中國正致力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並為此重申「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東盟國家則致力於實現《2025年東盟共同體願景》和制定《2025年後東盟共同體願景》。實現現代化、讓全體人民過上美好生活,仍然是中國與東盟雙方共同的奮鬥目標。

第二,有賴於中國講信修睦的睦鄰之道。中國堅持親誠惠容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堅持睦鄰、安鄰、富鄰。中國不僅不抵觸東盟國家有意「用制度規範中國」的想法,還主動融入地區機制建設,並堅定支持東盟地區中心地位。中國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承擔巨大風險壓力,單方面宣布「人民幣不貶值」,避免東南亞國家處境進一步惡化。進入新世紀後,中國提議建立中國東盟自貿區,使中國東盟關係更上台階。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召開了周邊外交工作專門座談會,提出要「誠心誠意對待周邊國家」「讓周邊國家得益於我國發展」「多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等論述和做法,更是獲得了周邊國家的高度認可。

第三,得利於雙方化解爭端分歧的智慧。南海爭端雖說不是中國與東盟之間的矛盾,也不是爭端方之間關係的全部,卻是影響中國東盟關係最主要的「不確定因素」。過去十年,中國與東盟國家創新性地提出了處理南海問題的「雙軌思路」,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準則》,加快推進「南海行為準則」談判,堅決排除外來干擾,維護了南海總體和平穩定。未來,雙方還要進一步創新思路,將南海建成「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亞太地區也面臨日益錯綜複雜的安全挑戰,各種不確定不穩定難預料因素增多。與此同時,中國東盟經濟交往、人員往來日益頻密,利益交融與情感紐帶不斷增強,已經成為命運與共、休戚相關的命運共同體。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東盟應致力於共建「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的共同家園,強化合作應對各種安全挑戰,構建新安全格局,護航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行穩致遠。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美聚焦》
 

 

延伸閱讀
  • 一些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戰略界人士近年開始鼓吹「中國崛起到頂論」,試圖從發展預期層麵塑造中美競爭議題。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邁克爾·貝克利等人認為,由於老齡化嚴重、資源匱乏、財政壓力加大、西方對華脫鈎等因素,中國的發展會在未來數年陷入停滯,中國的崛起將會終結,中國在經濟規模上不會超越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僅難以維持自身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吸引力,也會因為內部的挑戰而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這構成了一種「崛起到頂國陷阱」

    趙明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