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稽山:私院不可見錢眼開 佔用政府資源必須承擔責任

2023-01-10
會稽山
學研社研究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3-01-10 at 5.53.16 PM.jpeg

時隔三年,香港與內地終於迎來通關,各行各業都在摩拳擦掌,以盡可能挽回失地,這其中自然也包括私營醫療機構。近年缺少了內地客源,私營醫療機構多少有點「吃不飽」的問題,想分享通關紅利的心態可以理解,但作為事關社會公共衛生和市民生命健康的行業,在分享紅利的同時是否也應當承擔一份責任和義務呢?預計通關後不但本地的確診數字將有所反彈,而且還有不少遊客有治療需求,如果全部人都湧去公應營療機構,有可能出現醫療供不應求。因此港大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呼籲,私家醫院及醫生應放下心理關口,協助診治確診的內地旅客,減低公立醫院急症室的負擔,筆者對此表示贊同。

筆者去年流年不利,前後兩次因不同原因需入住某間具宗教背景的私家醫院治療,雖然患病的部位最終都順利康復,但堪稱天價的賬單卻幾乎將筆者嚇出心臟病。私院利潤豐厚在香港已是共識,如果是經營一般業務的公司,只要合法合規,旁人即使眼紅亦無權過問。但不少私院其實打着慈善的旗號,聲稱不以盈利為目的,從而獲得政府大量補助,例如免費批出土地以及免稅。不過最終這些私院在慈善上似乎乏善可陳,反而淪為利字當頭的賺錢機器,更可恥的是,這些利潤還會通過各種途徑進入私人荷包,這與慈善的初衷完全就是背道而馳。這就不得不令人反思,是否需要改革現行的私院監管機制。

除了借助慈善的名義自肥,私院在肩負社會責任上更是令醫護這一神聖的職業蒙羞。去年初香港爆發第五波疫情的時候,公立醫院爆滿,但私院卻視若無睹,拒絕接收新冠確診者,間接導致部分患者失救致死。雖然私院的作為引起社會輿論的普遍指責,但面對批評完全無動於衷,最終引起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關注,指其有違白衣天使的使命。在受到中央批評後,私院雖然稍有改觀,但仍是姿勢大於實際,例如雖然預留了364張病床接收公立醫院病人,但實際只用了202張病床,以當時的確診病人數量而言,病床居然還有大量空置,這中間的原委不言自明。

事實上,私院的監管問題由來已久。2012年審計署發表報告揭發私家醫院以捐款為名,把醫院巨額盈餘轉到關連機構,令資金可作醫院發展以外用途。例如聖德肋撒醫院在09及10年先後向經營團體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送上近5億,修會還自組牟利公司在醫院提供服務;又例如浸會醫院在09年向浸信會醫院慈惠基金捐出500萬,多年來還累計向關連機構轉移高達3,000萬元。報告還談到私家醫院應按批地條款提供低收費病床事宜,當時立法會就該事宜展開聆訊,已經提出要改善情況,但2019年申訴專員主動調查後指情況仍然不理想,直至去年第五波疫情令問題徹底暴露。報告沒有提及的是,一些私院還在全港開設門診及專科中心,再轉介病人去關聯醫院,通過無限延伸觸角從而不放過任何一個牟利的機會。

這一切引得已故的香港醫學會前會長勞永樂批評,指本港以羅馬天主教會名義營辦的私院見錢眼開。政府資助私院,目的是希望其起到強化醫療體系、保障市民健康的社會責任,但由於監管不力,結果卻是養肥了私家醫院。公眾難免會質疑,憑甚麼私院盈利最終大部分進了自己人的口袋,因此絕不能把私營醫療單純地理解為一種商業活動。行政長官李家超去年中曾指出,私營醫療體系佔用了政府資源,包括土地、人才、物資,理應接收更多公立醫院病人,並敦促其為抗疫承擔社會責任。希望私院能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糾正錯誤,但如果依然屢勸不改,當局就必須考慮加強監管,並徹底改革多年來的資助機制。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本文並不企圖評論醫生甲和乙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或者相關部門又應否對其作出追究。現事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任何武斷的臆測,對任何一方也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然而,如上文所述,為何這一宗醫療事故會演變為誤殺案件,是需要說清楚當中的刑事標準的。

    2023-06-19